2021-04-15 15:20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9-11日,第四屆中國醫療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MIDC2021)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4月9-11日,第四屆中國醫療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MIDC2021)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大會由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國民族衛生協會醫療產業專業委員會主辦,珠海市衛生健康局等承辦,旨在引領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大健康科技創新,加強產業合作,推動產業加速升級。
本次大會采取“1場主題大會+4場平行論壇+博覽會”的展、會融合形式,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和200多家海內外醫療系統、醫藥制造、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等行業代表齊聚一堂,深入剖析了行業發展趨勢,共謀醫療藍海宏圖!
作為國內基因測序領域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成為此次主辦方的特邀企業之一,展示了自主研發的國產測序儀、可居家自測的腫瘤早篩檢測和多癌種的遺傳性風險評估等產品,吸引眾多展商和參展人員駐足參觀、接洽合作。
9日上午,盛大的開幕式后,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等領導蒞臨華大基因展位參觀指導。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帶隊接待,為一行領導們介紹華大基因腫瘤防控模式、腫瘤早篩產品居家自取樣的便利性及在民生大人群篩查中的應用等。現場,白立忱主席對華常康-無創腸癌篩查基因檢測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詳細地問詢其服務模式及價格等,并表示一直密切關注著華大基因的動態。
劉娜女士表示,依托于自動化自主可控的基因測序平臺,華大基因將打造更普惠的產品和服務;希望搭載此次新冠疫情中華大基因在各地建立的火眼實驗室,發揮火眼實驗室的快速、高通量檢測能力,助力國家和各地政府提高癌癥篩查的覆蓋度,造福更廣大人群。同時,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與華大基因攜手傳遞癌癥早篩理念,讓精準早癌篩查人人可及,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10日,四場專題論壇重點圍繞靶向與細胞免疫治療、腫瘤與精準醫療、新藥研發創新、體外診斷產業發展展開前沿領域的探索和解讀。在“體外診斷產業發展論壇”上,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發表了《基因科技助力腫瘤精準防控》的主題演講,從預防、早篩、診療、監測等腫瘤防控全流程對華大腫瘤防控業務體系進行深度介紹,其中重點介紹了華大基因的多款腫瘤早篩產品,主要涉及結直腸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等國人高發癌癥。
據介紹,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即華常康-無創腸癌篩查基因檢測,搭載華大基因自主研發的 糞便多靶點DNA檢測技術,針對中國人群特異的腸癌早期甲基化標志物檢測,可以早期發現息肉、腺瘤等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檢測靈敏度顯著優于FIT檢測,且可居家自取樣、無創無痛,適宜大人群推廣;華常康還搭載“篩診保”閉環服務,有效建立起全面的腸癌防控體系。
針對肝癌早篩——華甘寧是一款無創肝癌篩查基因檢測產品,它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甲基化快速靶向建庫測序技術(EpiPlexTM),同時檢測25個肝癌相關基因的甲基化狀態,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確定受檢者罹患肝癌的風險。在肝癌BCLC分期0+A期靈敏度89.5%,B+C期達98.4%;特異性93.7%,可有效提高早期肝癌檢出率。
針對女性高發的“兩癌”,華大基因創新的互聯網+宮頸癌防控新范式已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去年還引進了乳腺智能超聲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閱片技術作為乳腺癌初篩方案,可實現專業乳腺超聲的掃查與診斷,根本上突破了乳腺大范圍篩查的技術瓶頸,使得乳腺癌篩查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真正實現群體性篩查。
此外,去年年底發布的可移動“兩癌”智能篩查車,將“互聯網+自取樣HPV檢測”與“可移動式智能乳腺超聲”相結合,靈活便捷、流動性強,不僅讓女性“兩癌”篩查一步到位,還解決了偏遠區域尋醫問診“最后一公里”的痛點,將對女性“兩癌”篩查覆蓋率的提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2019年,華大基因成立了專注于腫瘤早篩業務的子公司——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華大數極基于腫瘤基因組及表觀組學大數據,在高通量測序及快速分子檢測技術方面不斷追求極致,通過國際領先的基因科技和創新服務實現癌癥的有效篩查和早期診斷,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以期實現“精準早癌篩查,人人可及”的終極愿景。現今,華大數極已完成核心癌癥早篩技術研發,申請了多個核心技術專利,檢測技術性能比肩早篩領域國際同行。
約80%的癌癥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阻擊癌癥的最佳解決方案。基因科技開啟了腫瘤精準防控的新時代,是助力“健康中國”的強力助推劑。值此產業名企、產業精英、產業新品云集薈萃的契機,華大基因與業內人士、行業企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學習。未來,也將一如既往把握醫療產業脈搏,讓人人都能享受腫瘤的精準預防、精準醫療和精準監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