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0:40 | 來源:DONEWS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去中心化分散式數據存儲項目MEMO宣布完成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領投方為FintureCapital、CommandoCapital、SNZHolding等資本機構。
去中心化分散式數據存儲項目MEMO宣布完成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領投方為Finture Capital、Commando Capital、SNZHolding等資本機構。
據了解,Commando Capital成立于2013年,長期關注科技創新創造賽道上最前沿的項目,而Finture Capital、SNZHolding等資本機構,都是專注于區塊鏈分散式存儲、礦池服務等細分領域的專業資本,致力于挖掘業內最具潛力的區塊鏈項目。
MEMO項目創立于2018年,研發人員在硅谷、紐約、北京、深圳、武漢都有分布,研發團隊大多由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互聯網公司的科研團隊組成。
Commando Capital創始合伙人Tim Ding說,“目前市面上的存儲產品大多都是采用分布式技術原理的產品,而MEMO可以實現真正的點對點的分散式存儲,他們進行了很多創造和創新,例如“公開驗證機制”、“數據修復機制”等,他們是去中心化存儲項目里較為前沿的項目,我們將會一起推動存儲行業的變革”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類無時無刻不在制造各種數據,在各種平臺上留下數字化足跡,數據的存儲與安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目前最主流的存儲技術要屬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技術了。
分布式存儲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點對點存儲的功能,弱化了云存儲等中心化存儲產品的缺點,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這類產品還是沒有擺脫中心化存儲的邏輯的。
因為在大多數分布式存儲產品中,其中的某一個節點或某幾個節點還是承擔了“中心化節點”的功能,這個“中心化節點”鏈接了所有的數據,用戶存儲的數據要先發給這個“中心化節點”,然后由這個“中心化的節點”分發到其他的節點里。
當“中心化節點”承載量過大,數據存儲速度與讀取速度就會變慢,服務會跟不上要求,當“中心化節點”受到損傷,還會造成源數據的丟失,數據安全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而MEMO則完全擺脫了中心化節點的控制,實現了真正的分散式存儲。
在MEMO的體系中,主要有三種角色:
第一種叫Keeper,它是系統中的管理協調者,承擔信息中介和管理功能。
第二種叫User,它是系統中存儲服務的消費者,可以簡單理解為有存儲需求的用戶。
第三種是Provider,它是系統中存儲設備提供者,為User提供存儲空間。
User在MEMO系統中使用存儲空間,Keeper為 User尋找合適的存儲節點,存儲節點 Provider為 User存儲數據。Keeper則相當于中間信息撮合者,為User和Provider提供居間服務,我們可以將Keeper理解成招聘平臺上的獵頭或者房地產交易平臺中的中介。
簡單來說,在MEMO生態系統中,沒有偏中心化的管理節點,可以實現完全的點對點的分散式存儲。
除此之外,MEMO最重要的創新應該是在糾刪碼和副本冗余的方面。
現有的分布式存儲大多都有糾刪碼和副本冗余代價高的通病,糾刪碼雖然可以降低冗余成本,但是這也導致了修復功能消耗過大,有的甚至可達副本修復開銷的十倍以上。
而在MEMO中,只有那些存儲系統中最為關鍵的數據,如角色信息、智能合約等,才會被保存到區塊鏈的主鏈中,其它數據則被放在普通的邊緣存儲設備中。
而MEMO獨創數據恢復方法RAFI,能優化邊緣存儲空間,更加保證了存儲在邊緣空間中數據的安全和系統的穩定。
科技浪潮滔滔,5G時代的來臨,將會帶來更大的數據存儲需要。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計,到2025年,全球一年產生的數據將高達175ZB,這個數據量將會存滿1750億個1TB的硬盤,全球每個人平均持有250個這樣的硬盤。
MEMO所帶來的分散式存儲技術,將會建立起高效穩定的存儲生態,容納ZB級數據,根據用戶業務實際需求靈活調整,滿足性能的同時兼具性價比優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