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11:03 | 來源:鳳凰網科技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其實這事兒挺矛盾的:一方面,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也希望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但另一方面,做家長的也勢必比孩子看得長遠些,希望孩子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以后能有好的工...
牛年春晚上相聲《如此家長》讓我很有共鳴:兩位相聲演員利用夸張的表演形式,將當下在各個輔導班之間輾轉的家長和孩子演繹得淋漓盡致。里面有句臺詞給我很深的印象——“現在的孩子小時候不受罪,長大了怎么能成才呢?”
其實這事兒挺矛盾的:一方面,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也希望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但另一方面,做家長的也勢必比孩子看得長遠些,希望孩子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以后能有好的工作,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爭取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一、什么時候要開始數學啟蒙?
我從教近十年,據我所見所聞,數學是讓多數學生最頭痛卻又繞不過去的重要學科。數學思維難以天然習得,需要后天不斷思考+練習,而且孩子一旦落后,確實難以“逆襲”。
那什么時候開始給孩子數學啟蒙比較合適呢?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我教數學的同事,他認為每個孩子進入數學敏感期的時間不太一樣,應該在孩子有計數的認知需求的時候開始最好,孩子可能一兩歲就會數數,但一開始只是記住了數的語音,當他們知道數的真正含義,即數是獨立于物體但又可描述物體的抽象概念的時候,應該是開始數學啟蒙的黃金時期。
這方面我有個人體會,我家老大在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在外婆家翻出來一包包紙巾,擺在地上整整齊齊,小手比比劃劃,口中念念有詞,原來他在數紙巾的數量,數好了還問我數得對不對。這可是他以前不會主動去做的事情,我認為他是時候要開始數學啟蒙了。
二、選擇線下課還是線上課?
關于到底是去報線下輔導班還是線上課,我和寶媽還認真討論了一番。最終決定還是給娃報了線上課,理由有四:
線下課更適合大一點的孩子,對于我們家這種學齡前又有點偏內向的娃,在家里上網課,置身于熟悉溫暖的環境會更有安全感,學起來更加自然和放松,學習過程中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內容上;父母在身邊可以及時給予相應指導,每節課都知道孩子學了哪些東西,也能引導孩子完成作業或復習;不用將時間和精力消耗在路上;疫情期間,更要減少集聚,而且哪怕不考慮新冠,線下課也有流感等傳染病的風險,孩子萬一得病也是真夠大人小孩折騰的。
但是線上課也有弊端,比如對著電腦屏幕看,對孩子視力會有一點影響,所以線上課的時長一般都不會太久;線上因為與老師還是有點距離的,小朋友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如果家長在身邊會好很多。
三.火花思維、斑馬AI、豌豆思維……哪家才是最優選?
1.斑馬VS豌豆/火花:小班直播學習效果更好
現在比較靠譜的幾家數學思維課,有名的我知道有斑馬、火花、豌豆等。但是我在給孩子選課的時候,先把斑馬思維及類似的AI課pass掉了。
主要還是出于對孩子年齡和認知情況的考慮,斑馬思維是AI課,雖然斑馬也有真人出鏡,但都是事先錄好的,即使孩子答得不對,也會繼續按照進度進行,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對話交流。而我們家孩子年齡小,哪里遇到問題卡殼了,哪里需要老師講慢一點,哪里不明白想要提問,這些教學互動環節還是不能省略的。
所以下面我將火花思維、豌豆思維做橫向比較,供家長參考。
2.師資力量:豌豆思維對師資篩選更加嚴格
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我們家娃兒都上過,我覺得就我的經驗來看,兩家給我們授課的老師都還不錯,都是年輕的有親和力又元氣滿滿的女老師,我們家小朋友都挺喜歡的。
我以前沒想到的是,現在的在線輔導的成熟度真的很高,不僅僅有授課老師,兩家都是由輔導團隊配合進行服務的。豌豆思維首創“三師全程服務”專業輔導團隊先河。每個孩子都有服務群,群內有授課老師、班主任、課程顧問,幾乎全天候為孩子的學習保駕護航。火花思維則通過app可以和主講老師和輔導老師聯系,通過微信可以和課程顧問聯系。不過對比下來,當我們有疑問時,豌豆思維的老師回應速度會更快一些。
關于師資方面,我從招聘要求和流程上進行了對比和研究。在招聘要求上區別不大,都要求本科學歷以上,普通話標準,有從教經驗者優先。
但兩者的招聘流程還是有挺大的差別。火花思維招聘環節:筆試——發3分鐘的視頻(自我介紹及教學片段)——郵件回復一道開放性的思辨題目——面試;豌豆思維招聘環節:筆試——讀文章——情景演繹——寫課件——試講。
給我的感覺是:火花思維面試更多的是通過郵件進行,只有最后面試環節是真人臨場發揮,準備的空間更大;而豌豆思維則更像是編制教師的招聘的流程,有備課和試講的環節,每位老師都需要經過3輪面試+5輪試講篩選,更加考驗應聘者的臨場發揮能力。綜合比較下來,豌豆思維對師資團隊的篩選和培訓,更加嚴格且專業。
3.課件動畫:課件融入動畫讓孩子愛上學習
火花思維設置了圓圓鼠、三角兔、方塊猴三個虛擬形象,形象可愛性格迥異,通過這三個小動物帶著孩子看動畫,學歌曲,做游戲,解問題。我們家最喜歡的是方塊猴,原創虛擬形象需要一定的熟悉過程,孩子需要時間慢慢適應課程。
豌豆思維也是原創動畫,但我沒想到他們的動畫可以做到如此精美,而且這些精美的動畫與課程結合的非常自然,讓孩子非常喜歡。每次上課結束后還會重新翻看課程。
4.教學內容:火花注重空間;豌豆注重數與計算
火花思維L2課程:
豌豆思維L2課程:
只是這樣看,可能有點復雜,但在課時安排上,火花思維幾何空間的課時量稍微多一些,豌豆思維則在數和計算方面安排了更多的課時。
5.課程特點:火花偏游戲化教學,豌豆課程實用性更強
火花思維內容更加多樣,比如每節課都會安排動畫片段、歌舞、分享玩具,有時還會有三觀及習慣之類的教育,如果是四歲以前的孩子,可能在學習火花思維的過程中更開心。
但形式多樣的同時,“花樣“勢必擠占了“正課”的內容。我們在上火花思維的時候,課上時間有限,有些地方孩子聽不懂,但老師也沒辦法展開詳解,只能靠家長課下單獨再教孩子。
豌豆思維則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數學內容上,更加適合學習數學目標明確的家長及孩子,學習的內容更深入,學習的時間更長,也能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
6.豌豆VS火花:學具
火花思維學具多樣,質量很好,京東郵寄很快到位,學的時候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還好老師會及時說:“小手空空,由家人保管學具”。
豌豆思維也有配套學具,更樸實無華,好在實在,最喜歡看孩子擺弄學具認真操作的樣子。
7.學習效果:火花適合初期啟蒙,豌豆適合進階學習
我們家一開始學的是火花思維,因為當時覺得孩子年齡小,內容豐富多樣可能更有吸引力,雖然有部分內容需要我下課再單獨教一教,但絕大部分都聽懂并順利完成作業和測驗。后來,孩子不懂的地方越來越少,反而有點“吃不飽“。于是我想給他再換一個試試。
咨詢了一位家有小學霸的同事,他向我推薦了豌豆思維,理由是豌豆的課程與公立學校小學階段的課程匹配度更高,對幼升小也有實質性的幫助。有了火花的學習經驗,上手豌豆也非常快。孩子通過一定時間線上課的學習,確實有很多的成長,如對時間的掌握,對圖形和數的認識,并且在平時也時不時喜歡對事物進行比較。孩子也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在和小朋友的互動中,在和家人的交流中,得到成長和進步。
我認為,孩子能通過學前班的線上課,對數學始終保持興趣,能在生活中對數形敏感,加上體驗預習、上課、作業、復習、測試一整套的學習流程,孩子產生學習疑問,授課老師也可以直接進行課后輔導,讓孩子的學習疑問不過夜。這種求知解疑的過程,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都在給未來的學校學習夯實基礎。以我的經驗來看,大體上火花適合初期啟蒙,豌豆更適合進階學習。
四、關于數學啟蒙我們還要注意什么?
1、注意培養習慣和注意力。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學業的升級,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是勝在學習習慣和專注度上。學習習慣不僅僅在于對學習態度,以及每一次學習閉環的完成情況,我認為有沒有提問的意識,有沒有好奇心,有沒有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恒心,都屬于廣義的學習習慣。當今社會,專注力是稀缺資源,作為家長,要記住孩子每一次專注的樣子,當他集中注意力的時候,無論是專注于游戲還是繪本,無論是在說話還是在發呆,都不要打斷他,專注度是深度思考數學問題的前提。
2、要把數學啟蒙和實物、游戲結合起來,幫助孩子由具象到抽象。除了思維課給我們配發的學具,其實我們生活中處處有學具,撲克牌、糖果、體重計、積木、皮尺、書籍、鐘表、日歷……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和數學進行結合與孩子互動交流。
3、側重舉一反三,不要讓孩子去猜或者總是調用記憶,要引導孩子真正理解。當孩子做題的時候,有時候他的心不在題目上,而在家長的身上。就是說,他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先“猜”一個答案,然后再察言觀色,通過觀察家長的臉色和言語,判斷自己的回答是否準確,如果感到不對勁,再去“蒙“另一個答案。這種時候,我們家長可千萬別因為孩子第二次”蒙“對了,就過了。其實認真弄懂一個問題,要比敷衍著做十個題有用的多。
4、最重要的一點,珍視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和進取心,要循序漸進。 “這個這么簡單,你怎么就不會“,當你冒出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你需要和孩子在物理上隔離一下,平復一下心情,排除掉孩子故意搗亂或者態度極不認真,其實問題很大可能性在你自己身上。記住,我們可以批評孩子學習的態度,但永遠不要批評孩子學習的能力。不要急躁,如果孩子總理解不了一些問題,何不再放一放,靜待花開。
孩子的認知和視角和父母完全不同,我們一定要換位思考
數學啟蒙是一門學問,需要家長上心、細心、耐心,既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年齡/興趣/性格/知識結構的課,又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滲透,這樣才能呵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才能讓孩子在后面的學習中保持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