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16:41 | 來源:鳳凰網商業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教育“十四五”規劃是向2035目標邁進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將推動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實現與科技體系、產業體系、社會體系有機銜接,夯實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基礎,為構建新...
教育“十四五”規劃是向2035目標邁進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將推動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實現與科技體系、產業體系、社會體系有機銜接,夯實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基礎,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撐。
“兩會”期間,產教融合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在2021年重點工作明確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達內在產教融合領域擁有多年積淀,旗下高慧強學順應時代潮流、根植于產業需求,建設產業學院,培養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備受歡迎的π型人才。達內產業學院建設覆蓋新工科全產業鏈的專業課程版圖,與院校合作共建四大產業學院,即人工智能產業學院、IT產業學院、設計產業學院以及運營產業學院。
達內興建產業學院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培養新工科創新人才,打造技術人才培養高地
產教融合既是高水平職業教育的實現路徑,也是職業教育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達內產業學院高瞻遠矚,著眼于未來,采用“三真一多”的教學模式,即真實場景、真實案例、真實項目,工作任務的多元協同育人體系,以成果導向的OBE教學模式加項目式學習模式,培養具備創業精神、用戶設計能力、科學思維、商業素養和全局意識的綜合型人才。借助產業學院連接軸心和輻射源的力量,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和高水平雙師隊伍,不斷提升服務發展水平和國際化水平。
聚合產業賦能教育,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建設產業學院,是高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舉措,達內以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作為目標,把產業學院作為工作母機,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構建穩定、共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系。深度整合企業、行業、產業資源,目前已經與百度、華為、紅帽、微軟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動力和引擎
產業學院是產教融合深度發展的形式,達內產業學院對教育、產業、行業將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有機鏈接,通過校企合作、多元主體協同辦學,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添經濟發展新活力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撐。
產業學院對高校和學生賦予怎么的收益?
產業學院建設過程中將專業教育規律和產業規律深度融合,實行”二律治教”,建立科學完整的資源重構體系。達內產業學院致力于從資源融合,到服務融合,再到管理融合階梯遞進式的創新合作模式,打造聯合管理、聯合教學、聯合育人、聯合科研、聯合創業、聯合就業、共建真項目實踐教學平臺,即 “六聯合一平臺”產業學院,推動院校特色發展,助力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產業學院賦能高校,發揮師資共享和產業延伸的作用
達內專家走進學院、院校教師深入實踐現場,探索院校和企業的人才雙向流動,培養既有專業理論能力又有實踐指導能力的教師隊伍。同時,達內產業學院將呈現鏈接校方和行業企業的大平臺樞紐作用,充分發揮“既懂行業需求又懂人才培養”的教育機構特有優勢。
產業學院利好學生,資源聚焦和教育延伸重碼加持
達內已經與百度、華為、微軟及亞馬遜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學生可以親身體驗企業級項目案例轉化而成的教育資源。而且,達內產業學院致力于打造終生學習教育生態鏈,提供支持學生學習、科研及實踐的終身學習平臺。
產業學院未來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新時代背景下,建立產業學院,對于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學校、企業、產業有機結合,對于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都將具有深遠意義。
達內順應時代潮流,成立產業學院,實現校企強強聯合,為高校雙高建設提質培優,提供人才培養改革實踐平臺;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及技術支持,也為企業發展增加新的引擎和動力;更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吹響集結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