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14:33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重塑金融生態格局,更催生了多個新業態。...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重塑金融生態格局,更催生了多個新業態。監管部門一直在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在近日的兩個年度會議上,對銀行數字化轉型給出了更具體的指導建議。
1月29日,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強調,發揮“技術+數據”雙輪驅動作用,助力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1月26日,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工作會議上,提到“推動大型銀行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
央行:發揮“數據+技術”的驅動作用
數據是金融業務的基石。數據分為內部數據、外部數據,也可分為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后者包括用戶設備信息、位置信息、業務交互信息等。數據直接反應金融活動主體資金流、授信、動賬等經濟、金融行為,具有較高的信息量。
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不僅可以提取數據中有價值的規律、趨勢信息,更可以挖掘金融大數據的集聚和增值潛力,大幅降低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性,打破“數據孤島”,打通內循環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環節,讓金融業務更好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IDC一項白皮書披露,2018年全球數據體量達到了33ZB,但其中只有2.5%的數據得到了分析和利用,97.5%的數據依舊在沉睡中。2018年5月,銀保監會印發《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質量,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全面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而制定的法規。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數據治理納入公司治理范疇,并將數據治理情況與公司治理評價和監管評級掛鉤,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制度性探索。
頂象關聯網絡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等技術,建立用戶識別標簽,對客戶基本特征及金融行為特征深入挖掘,重點加大對人口戶型、資產特征、社交特征、購物偏好、營銷特征、興趣愛好和活動標識等數據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力度,幫助銀行構建全客群的關系圖譜,從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客戶效用。
頂象 Xintell 智能模型平臺提供從數據處理、特征衍生、模型構建到最終模型上線的一站式建模服務,結合拖拉拽式操作大幅降低建模門檻,提升建模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的工作效率,讓運營人員和業務人員也能直接上手操作實踐。
銀保監會:推動大型銀行輸出風控與技術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讓產品與服務的線上化、互動化,對產品、服務模式和職能帶來太多重考驗,給業務帶來新的風險挑戰。銀保監年度會議上提出“推動大型銀行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意味著鼓勵大型銀行參與到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
這對于銀行里來說是個考驗,因為銀行之間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對于大型銀行來說,擔心輸出風控工具和技術或導致核心競爭力減弱;而對于中小銀行來說,使用大型銀行的風控工具和技術,或擔心自身數據和客戶泄露。缺乏開展合作的積極性
頂象運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算法搭建模型以及悉新一代風控系統,全方位精準描繪客戶畫像,為銀行提供貸前反欺詐、貸中授信輔助、貸后監控預警等,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多場景的風控體系,充分滿足監管部門對于全流程風險管控、實時反欺詐和智能模型建設的要求,助力數字金融的發展。
頂象的金融風控解決方案覆蓋零售金融全流程,貫穿數字化轉型初期、成熟業務、業務矩陣化和金融科技輸出等不同階段,滿足不同的業務階段金融機構需求。
數字化轉型規劃階段:頂象提供線上業務展業規劃以及業務系統、風控體系的建設,讓金融機構的線上業務更快開展起來。
在成熟業務階段:頂象提供線上營銷風控、申請反欺詐和信用評估模型、信用卡交易風險模型和監控平臺,幫助金融機構進行精細化打磨。
業務矩陣化階段:頂象提供反團伙欺詐、交叉營銷、零售金融圖譜方案,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業務的打通、關聯,流轉過程中,有效識別和防控風險。
在金融科技能力輸出階段:頂象提供基于分布式圖計算的無監督網絡模型,為金融機構提供業務支撐。
頂象是一家以大規模風險實時計算技術為核心的業務安全公司,旨在幫助客戶構建自主可控的風險安全體系,實現業務可持續的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