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 12:30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開年以來,內地資金抱團南下搶籌核心資產,蟄伏已久的港股市場迎來春天。
2021開年以來,內地資金抱團南下搶籌核心資產,蟄伏已久的港股市場迎來春天。截至2月1日,南下資金累計凈流入達3270.58億港元,僅1個月就已逼近2020年凈流入總量的一半,資金強勢流入下,恒生指數也一度突破30000點大關。面對當前港股的火熱行情,很多投資者表示這一次港股牛到底有何不同?現在上車還來得及嗎?對此,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尤柏年認為,天時地利人和齊聚,共同驅動近期港股強勢表現,未來在各路資金加持下,對港股前景更具信心。
回顧過去,南下資金進入港股提升市場估值的邏輯已經數次演繹,但并未吸引大部分主流投資者的參與。2014年11月滬港通誕生后,境內機構可以通過港股通標的配置港股,然而A股正處于牛市繁榮中,港股收益機會無法與之媲美;2016年8月深港通成立,短期內機構對港股關注度有所提升,但相比于滬港通,深港通規模更小,恒生指數的上漲亦是曇花一現。尤柏年分析,對于內地的主流機構投資者來說,早期的A股基金合同并未將港股通標的納入許可, QDII基金的規模也受QDII額度限制,因此2020年以前的南下資金難成氣候。
尤柏年從基本面、港股標的、估值和資金流入等多方面分析了此次港股上漲的邏輯以及未來看好港股的深層原因。尤柏年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本地疫情較為受控,港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較好支撐。“在此背景下,貨幣寬松大大提升了股票資產的估值。資管新規實施后,銀行理財收益率下降,投資者對股票接受度更高,很多機構新發了大體量的主動權益基金。這些基金大都取得了投資港股通許可,且倉位不超過50%,成為當下北水南涌的主力軍,對于短期市場走勢的影響舉足輕重。”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匯聚了一批中國新經濟龍頭公司,在中國經濟邁向更高發展階段的關鍵時刻,這些公司有望迎來巨大的歷史機遇。尤柏年表示,如今港股通的標的不再是傳統行業的金融地產為主,更多科技互聯網、消費、醫藥的成長性公司被納入進來。“從估值來看,A股經歷了2年大牛市,成長性溢價較高,對比創業板、科創板估值,港股龍頭公司尚有空間可尋。對于偏好成長性的A股基金經理,在同樣的賽道里配置港股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尤柏年進一步分析道,A股面臨國內信用收縮的風險,而從疫情中恢復滯后的海外國家在放水上一致堅定,使得港股資金更加寬松,因此近年發行火熱的新基金有意愿配置港股。當然,港股是一個多元化的機構市場,其繁榮依賴境外資金的青睞。隨著中國在疫情中控制得當,經濟保持韌性,拜登上臺后風險有所緩釋,外資對于港股也越來越重視,許多長線的境外基金開始增加港股的配置便是佐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