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10:57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錦繡,中國古代的藝術品格之一,錦繡的紋樣多種多樣,形式不一。有船,有人物,有花園,有建筑,還有亭臺樓閣,非常有東方情調……錦繡的用色非常大膽,這讓我想到:生活中有些事可...
“錦繡,中國古代的藝術品格之一,錦繡的紋樣多種多樣,形式不一。有船,有人物,有花園,有建筑,還有亭臺樓閣,非常有東方情調……錦繡的用色非常大膽,這讓我想到:生活中有些事可以大膽嘗試,也許會很漂亮。”
這篇文章出自一位叫夏菡的小學生之筆,是她看完《錦繡紋樣承載的中國故事》的觀后感。而這條視頻則源自選央視《衣尚中國》欄目的“錦繡之美”片段,是老師摘選后,通過“騰訊教師助手”智能教學系統,為學生們補充的課外知識。
《衣尚中國》是由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國內首檔聚焦服飾美的文化節目,用當代審美視角講述中國服飾故事,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神采,豐富和提升觀眾的審美情趣。近日,騰訊教育發掘其中的美學知識,并通過“騰訊教師助手”,讓孩子們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探索并開拓了美學教育的新方式。
圖片:《衣尚中國》欄目視頻截圖
歌詠美好未來 開拓中華美育新可能
在第一季中,《衣尚中國》通過“錦繡之美”、“戲韻之美”、“童真之美”、“良緣之美”等十個主題,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潮流基因。節目播出后,得到廣泛關注:觀眾們不僅讀懂了一針一線背后對于美好未來的寓意歌詠,也感受著中國人獨有的血脈和情感傳承。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指出,《衣尚中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以及多元化,去傳承和開拓中華美育的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節目中許多美學知識和趣味冷知識被老師們捕捉到,并用來作為美育教育的補充材料:成為優質的課外補充內容。
日前,騰訊教育也關注到《衣尚中國》所傳遞的美育知識,依托騰訊教育的智能教學系統“騰訊教師助手”,將欄目的亮點內容作為美育開發的新素材,提供給全國的小學師生使用。
只要進入騰訊教師助手頁面,在作業-口語交際訓練一欄,老師便可自由選擇需要的班級,進行實時作業發布。學生收到并完成作業后,即可選擇通過圖片、錄音或者視頻的形式提交,既方便又快捷,同時,豐富了作業完成的維度,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圖片:騰訊教師助手頁面截圖(左)和《衣尚中國》里展示的精美服飾圖樣
推廣美學教育 騰訊教師助手提供新助力
例如,老師們通過騰訊教師助手,為孩子們布置了作業:觀看《布票 新中國的時代記憶》、《錦繡紋樣承載的中國故事》以及《古代錦繡經濟小科普》,寫出自己對于視頻相關內容的理解,并通過拍照方式上傳。
“布票是一種像飯票一樣的東西,就是用這種票來換取布料,”在薛佳樂老師的指導下,赤壁市實驗小學學生羅智炫給出了自己對于布票的理解,“……如今,它已經不存在了,但它那種獨特的,代表著民族氣息的記憶,就是中國獨特的氣息。”
圖片:學生上傳的作業圖片
“錦繡紋樣承載了無數手藝人的心血,它也是中國特有的手藝品,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與心靈手巧。”在杜躍東老師的指導下,蓮南小學學生范美希還獲得了新的啟發,“只要努力學習,也能像織出錦繡紋樣的人一樣,做出許多優秀的事。”
還有小學生通過看視頻拓寬了知識面,蓮南小學的學生王涵宇在作業中寫道:“我了解到古代的服飾經濟異常發達,例如宋代,四川梓洲一帶,就有上千織戶,經推測,當時全國織戶約10萬人,可見其數目異常大。”
圖片:學生上傳的作業圖片
通過接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學教育,孩子們不僅可以從知識結構中了解美,還可以從歷史、傳承的角度對中華民族的美學發展有更多了解。在“騰訊教師助手”上,老師們從《衣尚中國》延伸的內容,為小學生布置的有趣作業,正是在美育教育上的新嘗試和體驗。
為了讓孩子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騰訊教育積極整合各屆優秀資源,不斷豐富教育生態。不久前,騰訊教育還發起名家朗讀公益計劃,并得到國際鋼琴大師李云迪、青年演員王麗坤等積極響應。他們親自為孩子們朗誦書本作品,鼓勵孩子們讀書,讓書香陪伴孩子們進步與成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