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6:32 | 來源:網易科技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建設銀行將金融科技列為引領業務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在通向金融科技、邁向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不斷“逆勢崛起”,成為銀行業發展改革中的先行者。...
近年來,建設銀行將金融科技列為引領業務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在通向金融科技、邁向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不斷“逆勢崛起”,成為銀行業發展改革中的先行者。
董為自大學畢業后入職建行,一直在金融科技領域里不斷打磨自己,從總行的開發中心到建信金融科技,他一路親歷和參與了建行金融科技的成長和崛起。入行19年來,董為總是沖在技術攻堅最前線,帶領著團隊完成各項任務難題,也讓他自身完成了從“工”到“匠”的成長與蛻變。2020年11月,董為獲評“全國勞動模范”。
2021年伊始,《中國銀行保險報》對董為進行了專訪。
董為
主動探索 不斷突破
董為2001年加入建行,作為渠道服務小組組長投身于建設銀行電子渠道開拓戰略中,從事網上銀行的開發工作。2003年,董為牽頭手機銀行項目建設工作,并在網絡金融和移動金融業務開發中取得突破。隨后,董為又參與了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統工程首發項目——企業現金管理系統的建設,先后擔任了企業現金管理全球功能拓展項目、對公客戶服務項目、對公存款查詢項目的項目經理。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統工程項目獲得了央行科技進步特等獎。2018年,董為出任建信金融科技北京事業群副處長。2020年,他出任建信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云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初見董為,他身上顯現出來的是技術人才謙虛、低調、嚴謹的風格,然而,董為卻坦誠自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正是因為這份執著,董為對數字時代銀行業的變革有了更深的感受。他說,目前銀行業正處于一個變革的時代,數字化前所未有地改變了傳統銀行業的邏輯,“在新金融的語境下,銀行與客戶不再只是簡單的二元關系,銀行逐漸向一種泛在的、生態的場景演變,銀行與客戶之間變成了互相助力互相賦能的關系。”
基于這一理解,董為認為,銀行只有主動探索新邊界,才能重塑新生態,迭代新邏輯,重配金融資源,同時也將實現自我的破繭。
如何更好地助力政府服務與治理數字化,是董為目前鉆研的方向之一。“在國家深化‘放管服’改革、‘數字中國’等戰略指導下,政府服務與治理數字化的要求不斷提升,而銀行在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上,也從傳統的信貸領域逐漸延伸到技術領域。”董為說。
于是,從河南安陽到云南、從便民服務線上大廳到“一部手機辦事通”,董為帶領團隊開辟了一條技術賦能現代化政務便民服務之路,翻開了建行金融科技對外輸出的新篇章。截至目前,董為先后參與了建行總行云南政務項目、建行總行政融支付項目、建行總行智慧安康政務項目、建行總行云南政務二期項目、云南“百日攻堅”項目、 昆明“市民云”項目,并擔任多個項目的項目經理及技術經理。
積累沉淀 溝通協調
但是,這一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這個領域在我們進入之前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和沉淀,它不是一片新興的未知領域,它是運營商、互聯網集團、軟硬件供應商都在爭奪的一塊領地,而且時間緊任務重,我們需要對接的政府部門多,溝通協調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面,這是我們第一次承接這類項目,而這也意味著我們只能成功不許失敗。”這些都在考驗著董為和他的團隊。
“壓力肯定是存在,但是更多的考慮是怎么把事情做好。”董為帶領團隊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梳理。“優勢上,我們并不是零起點,我們的科技底子不薄,曾經參與打造的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統工程獲得過中國人民銀行的科技進步特等獎,這說明我們在技術上,特別是企業級架構設計能力和實施管理上的能力是過硬的。”
那么如何才能夠發揮技術優勢,把積累的經驗運用在新項目中?項目剛開始的進展并非一帆風順,在進度把控、交付上都出現了一些問題。“于是,我們趕緊停下來復盤檢查,最終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新賽道新規則新語境的問題。”于是董為帶領團隊及時調整思路和溝通方法。最終在與云南省政府的通力配合下,僅用45天打通229個數據交換接口,30余天梳理出14個辦事主題,30余天完成測試優化,全面完成了“一部手機辦事通”云南智慧政務平臺的研發上線工作。
為全力建設好云南省“智慧政務精品樣板間”,認真做好新金融、新技術、新生態在新時代的路徑探索,董為進入云南帶頭組建建信云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肩負起云南智慧政務運營重擔。在新冠肺炎疫情兇猛來襲之際,董為帶領項目組迅速響應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運用數據治理和線上服務幫助政府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僅用了兩周的時間,不僅完成了“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功能板塊開發,還將該APP順利接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地方專題服務,使其成為疫情防控期間政府對外發布信息的重要渠道,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保持初心 方得始終
在這條新的賽道上,董為和他的團隊目前已經取得了成績,但是董為卻將此僅視為一個“開始”。在他看來,無論是政府服務與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還是加強金融科技方面的運用,最終的目的都是有效地幫助政府,支持實體經濟,服務百姓,而實現這個終極目標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以云南政務系統為例,董為介紹說,他希望最終完成的這套智慧政務平臺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移動客戶端,而是一套連接線上線下不同場景的服務平臺。它不僅要對接各個部門,還要覆蓋各個區縣;不僅要在線上建立一個與線下一樣的政務服務大廳,還需要確保這套系統在不同的系統環境下都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不同的民生場景,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和運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幫助企業提升營商環境。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靠的絕不能是一朝一夕的慷慨激情,而是長年累月的堅守。“不惰者,眾善之師也。”董為說。在他看來這就要求每一個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保持初心,且心無旁騖,鍥而不舍。這也是他所理解的真正的“工匠精神”。
在董為看來,每個人只有都從一名優秀杰出的“工”做起,熱愛本職工作并保持耐心、細心和決心,才能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無差池、無延誤,持續學習、持續改進,才能成為一個具有自我升華能力的“匠”。“這一自我破繭的過程,正是時代給我們的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