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0:1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張羽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如果能夠進一步增加產能,將優先生產汽車芯片。”
近日,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積電”) 表示,“如果能夠進一步增加產能,將優先生產汽車芯片。”
由于芯片交付問題,世界各地的汽車制造商都在縮減產能。目前,芯片短缺已經影響到大眾、福特、斯巴魯、豐田、日產、Stellantis和其他諸多汽車制造商。
臺積電方面稱,去年二季度,汽車廠商削減了對臺積電的訂單,于是公司將產能轉移給了其他客戶,下半年汽車制造商對芯片的需求有所恢復,但鑒于半導體行業較長的生產周期,芯片供應商們非常艱難地應對著汽車公司的需求反彈。
從銷售情況上看,汽車芯片只占臺積電2020年銷售額的3%,落后于智能手機的48%和高性能芯片的33%;第四季度,臺積電的汽車芯片銷量比上一季度上升27%,但仍只占該季度總銷量的3%。
另一方面,據《歐洲汽車周報》(Automobilwoche)報道稱,大眾由于汽車芯片供應短缺而被迫減少在德國的產量,其可能就此向博世和大陸索賠。
由于缺乏芯片,大眾不得不削減其沃爾夫斯堡和埃姆登的汽車廠以及布倫瑞克的零部件廠的產量。大眾發言人周日(1月24日)對路透社表示,對大眾來說,當務之急是將半導體短缺對生產的影響降至最低——大眾希望通過與供應商的密切合作來解決問題,也將包括對供應商提出損害賠償。
另據報道,通用汽車正在與供應商談判,希望博世和大陸共同承擔責任,并對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給予部分補償。
分析人士認為,大眾有理由從零部件制造商那里獲得賠償。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銀行(LBBW)分析師弗蘭克-比勒(Frank Biller)表示,如果一級供應商訂購的芯片太少,無法履行交貨義務,他們最終可能會分擔汽車企業停產的成本。
另據北德意志州銀行(NordLB)弗蘭克-施沃普(Frank Schwope)的觀點,停產成本可能在2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他還提到,如果大眾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彌補產量損失,需要賠償的數額可能會降低。
博世方面表示,公司與客戶和供應商討論了這些問題。該公司發言人對《歐洲汽車周報》表示:“盡管市場形勢緊張,但我們目前的重點是盡可能地維持供應鏈。”大陸則沒有立即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與此同時,福特、戴姆勒和奧迪等汽車制造商也被迫削減了德國工廠的產量。其中戴姆勒可能效仿大眾,向供應商尋求損害賠償。
"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成功地將全球供應瓶頸的影響降至最低,"戴姆勒發言人對《歐洲汽車周報》說道,“我們正在雙邊和伙伴關系中澄清負面影響。”
作為德國汽車工業“三駕馬車”中的另一成員,寶馬并未受到供應瓶頸的影響,但其銷售主管彼得-諾塔(Pieter Nota)上周告訴記者:“我們已經下了2021年的訂單,我們希望我們的供應商能按時交貨。”
據悉,寶馬曾于2017年從博世那里獲得損害賠償,但理賠金額不詳。當時,由于為博世電子轉向系統提供機殼的一家意大利公司出現生產瓶頸,而導致寶馬被迫關閉生產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