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億邦國際在港交所網站更新了上市申請文件,澄清了前段時間市場關于礦機企業被停止上市的傳言。
然而,警報并未解除。隨著下半年比特幣價格的暴跌,曾經躺著賺錢的上游礦機企業可能已經迎來業績拐點。
在12月20日火星社群舉行的一次對話中,嘉楠科技總監&阿瓦隆副總裁陳峰坦承,下半年礦機銷量不如上半年。礦機銷售平臺——蜂窩礦機的銷售總監鄧明月也指出,“目前銷量不及去年高峰期的1/10”,“今年搬運(銷售)的量大幅縮減。”
目前三大礦機巨頭,比特大陸、嘉楠科技、億邦國際均未更新三季度的業績數據。可以預料的是,如果比特幣價格繼續低迷下去,曾經高歌猛進的礦機企業必然面臨業績的大幅下滑。
12月24日,比特大陸被曝北京公司裁員50%,行業寒冬真的來了嗎?
幣價擊穿多款礦機關機線 億邦國際三季度業績毛利雙雙下滑
處于比特幣產業鏈上游的礦機企業,對幣價分外敏感。11月15日以來比特幣的崩盤,讓礦機企業的脆弱性徹底暴露出來。
從11月15日到11月25日的10天時間內,比特幣價格從6500美元跌到3652美元,礦場和礦工受到了直接沖擊。
礦工挖礦是需要成本的,礦機和電費都包括在內,不同型號礦機因為算力不同,挖礦成本也不一樣。一旦比特幣價格下跌到挖礦收益低于挖礦成本的區間,很多礦場最直接的選擇就是關掉礦機。
在11月份比特幣價格崩盤的時候,網傳有“七八成”小礦工離場,自稱“中本聰二世”的廖翔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張比特幣關機幣價圖,配的文字是“幣市無情,人間有愛,現金收關機礦機,10 元一斤”。
這雖然是段子,但是陸續關閉礦機是礦圈實實在在的發生的事情。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給出的數字是,比特幣全網算力已經從5500P減少到3600P,減少了35%。
魚池12月20日出了一張關機幣價圖,從這張圖來看,目前仍有多款礦機關機幣價高于比特幣現價。
幣價低迷、礦機關閉,上游的礦機生產商也開始感到陣陣寒意。在12月20日火星社群舉行的一次對話中,嘉楠科技總監&阿瓦隆副總裁陳峰坦承,下半年礦機銷量不如上半年。礦機銷售平臺——蜂窩礦機的銷售總監鄧明月也指出,“目前銷量不及去年高峰期的1/10”,“今年搬運(銷售)的量大幅縮減。”
而這一切都將在礦機生產商下半年的業績中體現出來。在更新的招股書中,億邦國際雖然只披露了截至6月30日的財務數據,然而針對三季度仍發出了“重大不利變動”的警示。
“自2018年第三季度起錄得平均每月新合約價值大幅下跌”,且與第二季度相比,三季度的收益和毛利均在大幅下跌。
也就是說,億邦國際業績從三季度就開始下滑了,而在比特幣正式崩盤的四季度,業績更差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而第一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的業績下滑從二季度就開始了。2018年一季度比特大陸錄得營收18.96億美元,二季度已收窄至7.78億美元,三季度業績數字會如何呢?
數字貨幣泡沫破滅 礦機巨頭的爆發式增長還會持續多久?
不可否認的是,經歷過一輪爆炒,數字貨幣泡沫已經開始破滅。
根據億邦國際的披露,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球總共有2076種流通中的加密貨幣,總市值達1304億美元,較2017年11月30日的2949億美元已經下跌55.8%,其中比特幣市值占到53.7%。
目前礦機挖的主流幣種也是比特幣,今年年內挖礦總收入達到了38.95億美元,去年為33.32億美元。
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支撐了從上游芯片設計、礦機制造,到下游買礦機挖礦、炒幣的整個產業鏈。在這一輪比特幣牛市中,礦機企業切走了很大一塊蛋糕。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被炒上接近2萬美元高點時,官網價3萬多元的某主流礦機曾被炒到過14萬元,而且很多礦機只有期貨。
在這種賣家主導的市場上,礦機生產商賺的盆滿缽滿,比特大陸、嘉楠科技和億邦國際在過去幾年,均經歷了業績大爆發。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比特幣計算硬件的銷售額(其中大部分為礦機),由2015年約9億元人民幣,激增至2017年約101億人民幣。
過去今年,由于比特幣價格的暴漲,使得礦機帶上了金融屬性。價格波動劇烈、迭代迅速的礦機對所有參與方來說,都像是一場賭博。
在某礦機銷售網站上,有一段風險提示“一個月內一臺1萬元的礦機可以降價到3千元,甚至客戶還沒收到貨,價格就降了。”
如今隨著數字貨幣泡沫破滅,熱錢退去,中小礦場先后關停,礦機企業的爆發式增長很可能一去不復返。
但是礦機巨頭還得將游戲持續下去,還在推出算力更高的礦機。億邦國際2018年11月推出10nm的新型礦機翼比特E11系列,和另外兩款新型礦機均于2019年中銷售。比特大陸同樣算力的螞蟻礦機DR5 12月底就開始發貨了。
等待這幾款礦機的命運將是什么呢?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