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大舉并購、借貸糾紛和股權凍結后,恒康醫療原實控人闕文彬終因債務纏身將公司轉讓,籌劃已久的并購資產近期也會一并拱手相讓。11月8日晚間,恒康醫療宣布終止收購馬鞍山醫院,新實控人張玉富將重新收購。
這則看似利空的消息引來了二級市場的狂歡。公告次日,恒康醫療以漲停報收,此后多日飄紅。資本市場顯然是對恒康醫療新實控人張玉富充滿期待。公開資料顯示,接盤人張玉富是一位隱形富豪,中元融通是其主要的資本運作平臺,該公司總資產約160億元。交易完成后,張玉富將擁有橫跨金融、地產、石油石化、大健康等多領域的龐大資產。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下一步擺在張玉富面前的是全年預虧損14億元、債臺高筑、糾紛不斷的恒康醫療將何去何從的問題。
恒康醫療6月29日復牌后曾遭遇連續7個一字跌停。截至11月16日已累計下跌近七成,市值相比復盤日的196.6億元已經蒸發掉近12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復盤當日,恒康醫療二股東四川產業振興基金宣布將在6個月內減持套現離場,合計減持不超過3730.47萬股。
收購歷經波折終流產
恒康醫療收購馬鞍山醫院的計劃源于去年10月30日,當日恒康醫療以重大事項停牌。停牌長達8個月之后,公司才披露公告,擬用現金購買馬鞍山醫院93.52%的股權,協議交易價格為9億元,但在當時該醫院賬面價值僅為1.62億元,交易增值逾4倍。
這筆高溢價收購發布后遭到了監管層的諸多逼問,深交所對此次重組股權問題、資金來源以及標的公司估值等問題提出質疑。恒康醫療卻先后8次延期回復,給出的理由一以貫之為“標的公司歷史沿革復雜,股權持有人眾多,涉及核查、確認事項眾多”。
11月6日,忍無可忍的深交所向恒康醫療下達最后通牒,并明令了回復的截至日期。11月8日晚間,恒康醫療在回復問詢函的同時,也宣布這次收購終止。恒康醫療宣稱,因宏觀經濟形勢等不利因素影響,且目前公司負債較多,融資情況不達預期,決定終止本次馬鞍山醫院的收購。按照約定,馬鞍山醫院股東將不予退還公司支付的2000萬元誠意金。
從披露情況來看,恒康醫療似乎早有結束重組的意愿。此前為何延期半年不予回復,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公司近年凈利潤不斷下降,在此背景下為何還堅持溢價收購?因多筆收購帶來的債務問題公司要如何解決?11月12日,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恒康醫療并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仍未收到任何回復。
神秘富豪接手
10月6日,闕文彬與張玉富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張玉富擬以償債獲股的方式受讓闕文彬持有的恒康醫療7.94億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總額的42.57%。除接手公司之外,張玉富還向恒康醫療提供借款。10月16日,恒康醫療公告稱,已經收到張玉富的8000萬元借款,這意味著闕文彬與張玉富簽訂協議已經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張玉富持有的主要資產為中元融通投資有限公司。中元融通成立于2010年9月,先后并購了大連國貿中心大廈有限公司、中海石化(營口)有限公司、遼寧泰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27家總資產約160億元的多元化企業。
而更加讓資本市場想入非非的是,新實控人的未來資產。據中元融通官網信息,目前集團的幾個主體公司的總投資已達150億元,2~3年整個工程完工,屆時總資產約500億元。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新實控人重新收購馬鞍山醫院,這也預示著后者的股權最終將被并入恒康醫療中,屆時將為其奠定國內醫院醫療服務的龍頭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馬鞍山醫院始建于1938年4月,現有職工1667人,由原馬鋼醫院整體改制而成,現為皖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和南京醫科大學臨床學院,系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交易仍存在不確定性。此前雙方約定股權轉讓以償債獲股形式進行,但由于闕文彬的債務危機爆發,股份幾乎全部質押,其所持有的恒康醫療股份仍處于多家法院凍結狀態。
并購頑疾病入膏肓
進軍大健康領域之前,張玉富不得不先解決闕文彬遺留下的棘手難題。10月24日晚間,恒康醫療公布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3.86億元,同比大減253.49%,扣非凈利潤大減262.35%。不僅如此,恒康醫療還預計2018年度凈利潤虧損10億元~14億元。
讓恒康醫療深陷泥淖的正是其賴以生存的并購戰略。財報顯示,公司近年先后并購了泗陽醫院、蘭考醫院、澳大利亞PRP公司,受國內資金市場供求狀況和公司控股股東股份凍結的影響,融資成本較高,大幅沖減以上收購項目整體業績。
記者梳理發現,2012年至今,恒康醫療共計發起逾20次收購,并購總額超過35億元。這使公司面臨不小的償債壓力。三季報顯示,公司短期借款高達26.5億元,而公司的貨幣資金僅為3.16億元。從反映償債能力最常用的指標速動比率看,恒康醫療約為0.57,償債能力較差,這意味著張玉富不得不用自有資產補貼恒康醫療的巨額債務。
同樣令人詬病的還有公司管理模式的問題,三季報顯示,恒康醫療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方面的增幅分別高達134.53%、110.70%,而公司研發費用則銳減超七成。不僅如此,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周邊風險多達338條。梳理發現,恒康醫療及其子公司此前還曾因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民間借貸等多次被起訴。2016年至2018年期間,恒康醫療投資的瓦房店第三醫院、盱眙恒山中醫醫院、四川恒康源藥業,發生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累計17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