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8月10日,微貸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請文件。文件顯示,微貸網申請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WEI”。
數據顯示,微貸網是國內交易規模最大的P2P車貸平臺,2017年在車貸市場所占份額約為35%;微貸網2017年Non-GAAP凈利潤達到5.16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3.23億增長60%;2018年Non-GAAP凈利潤達3.63億元,繼續保持增長。這一數字在互金領域中處于較高水平。
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微貸網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在這個時間點上市其實是按照在美國IPO的流程進行下來的。微貸網2018年1月正式啟動上市項目,5月向美國證監會非公開提交上市材料,8月10日通過美國證監會資料審核并公開交表。
也就是說,微貸網上市歷時半年左右,這在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中屬于進程較快的。按照美國的上市流程,公開交表意味著基本通過了美國證監會的資料審查階段,已臨近上市。
車貸“老大”
微貸網于2011年7月上線運營,在成立初期,微貸網也走過一段“彎路”,最終選擇了小額分散的車貸行業。從2017年第四季度起,微貸網不再向新借款人提供某類消費貸款和汽車融資貸款。
目前微貸已成為車貸行業的佼佼者。據招股書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微貸在中國車貸行業處于龍頭位置,市場份額占35%,遙遙領先第2名。截至2018年6月30日,微貸網的貸款余額達170.61億元。
微貸網2017年的凈營收為35.45億元人民幣,與2016年的17.6億元相比增長101.3%。今年上半年,微貸網的凈營收為18.8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同期的15.7億元相比增長20.1%。但基于行業的現實情況,未來未必能保持這樣的增長態勢。
招股書披露,其主要收入來自于汽車抵押貸款業務。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來自汽車抵押貸款的服務費分別為13.96億元、25.30億元、13.36億元。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微貸網僅僅今年上半年這項業務的服務費已經趕上了2016年全年的總額。
數據顯示,微貸網提供的汽車抵押貸款金額通常在3萬–20萬元人民幣之間,期限1–36個月,年利率在20%–36%之間。2018年上半年,微貸網促成的汽車支持貸款的平均金額為6.18萬元,平均期限為3個月。“車貸的特點就是小額分散,金額不高,期限也不長,所以風險較小。”深圳某車貸平臺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截至2018上半年,微貸網2015–2017年3個月逾期率保持在0.5%–0.7%之間,處在1%以下。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這一數字在上市的互金企業中并不算高,比如同在杭州的互金企業51信用卡(港股02051),其3個月逾期率在6%–12%。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微貸網的業務規模整體呈現下滑態勢,今年1月車貸業務成交量為65.15億元,4月為40.65億元,不過近兩個月有回暖的趨勢。“這與行業的整體狀況不無關系,很多平臺的資金凈流出情況嚴重。”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最近網貸平臺頻繁“爆雷”,由于微貸網專注于車貸,受這輪的沖擊較小。“這輪爆雷對我們的影響并不大,投之家事件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平臺有資金凈流出的情況,但這個金額對于整體的待收來說并不大,后來的一些平臺爆雷對我們基本沒有影響。”微貸網一位高層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微貸網線下門店目前已停止擴張,并將加盟店全部改為了直營模式。在過去幾年,大規模開設線下門店曾是微貸網搶占市場的主要策略。數據顯示,微貸已經在300多個城市中建立起了一個由517個服務中心組成的全國性網絡。
在招股書中,微貸網也明確強調了公司面臨的風險:“如果公司的網貸業務未能完成備案,或公司未能拿到電信服務許可證,可能被要求停止網上借貸中介業務。”
創始人絕對控股
據了解,上市前微貸網曾獲得多輪融資。2014年6月完成宇佑集團和盛大資本1億元A輪投資,同年12月份完成浙商創投A+輪融資;2015年9月獲得漢鼎股份的1.5億元B輪融資,同年10月獲得了國盛金控(10.380, -0.09, -0.86%)、浙商創投的戰略投資;2016年10月獲嘉御基金領投、中信建投(8.260, -0.06, -0.72%)跟投的10億元C輪融資。
經過多輪融資后,公司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姚宏持股比例為53.6%,微貸網所有董事和高管總持股比例為56.1%,深證上市公司漢鼎宇佑(11.850, -0.10, -0.84%)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為15.2%。根據公開數據,姚宏的持股比例遠遠高于其他上市的互金企業的創始人。
有消息稱,微貸網此次計劃最多融資1億美元。“美國流程習慣是,在首次掛網時融資額并未確定,所以會在‘最大融資額’一欄里寫一個大的整數,比如10億或者1億。我們也是按照此常規習慣。這欄我們寫的1億,并不代表我們融資額就是1億美元,或者1億美元是我們的上限。”微貸網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
去年下半年,多家國內互金公司赴美上市,他們募資的金額或許有一定的參考性,比如樂信募資1.08億美元,拍拍貸募資的金額為2.7億美元,趣店募資約8億美元。最近的是今年3月,被稱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車貸第一股點牛金融的募資金額大約在1100萬美元,不過點牛金融在體量以及市場份額等各個指標上與微貸網相比均不在一個量級,其2017全年累計成交額只有12億。
“這個節骨眼上市,對互金公司的估值壓力凸顯。我們觀察到已上市的互金公司,如今股價有些凄涼,有的大幅跳水,有的是腰斬再腰斬,更有甚者其股價甚至不足高峰期的一個零頭。”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去年年底的“上市潮”之后,最近一段時間,也有不少互金公司計劃上市,比如我來貸。劉小峰說,在去杠桿大背景下,一級市場資金出現短缺,大量互金企業難以從一級市場獲得融資,2018年以來獲得億元以上的融資相較前幾年明顯減少,互金企業原有股東要從一級市場退出的難度增加,這倒逼他們開辟新的退出通道,選擇上市成為眼下眾多互金公司的選擇。
不過,在美上市的互金概念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比如信而富、趣店、拍拍貸、簡普科技、點牛金融均已跌破發行價,微貸網上市后能否打破“破發”魔咒,值得關注。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