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毅達(5.120, 0.00, 0.00%)(600610)成為了A股有名的“問題”公司,因被舉報虛增凈資產、實控人變更等問題曾多次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新年伊始,中毅達過得也不順利,在拿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后,中毅達現如今又面臨著被亞太事務所拒絕擔任審計機構的尷尬。而中毅達能否如期完成公司2017年度的年報審計工作也成為廣大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1月18日,中毅達披露了亞太事務所拒絕擔任公司2017年度年報審計機構的消息。對于拒絕擔任中毅達2017年度年報審計機構的原因,亞太事務所給出的解釋是“2018年審計工作繁忙,審計人員有限,無法及時完成公司2017年度財務及內部控制年報審計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亞太事務所審計的中毅達2016年度報告曾有一段“小插曲”,在2017年6月有舉報人稱,亞太事務所在出具中毅達2016年度審計報告后,仍在補全相關存貨盤點表等資料,對不符合審計流程形成的存貨數量確認明顯失當。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亞太事務所拒絕擔當中毅達2017年年報審計機構可能是想甩掉中毅達這個“麻煩”纏身的“包袱”。而中毅達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以最快的時間完成年報審計機構的變更工作并履行相關決策程序。
在聘請審計機構的問題上遇到麻煩的不止中毅達。據悉,東凌國際(8.910, 0.00, 0.00%)就曾遭遇聘請2017年年報審計機構的議案兩次被股東大會否決的尷尬,1月13日東凌國際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面臨著無法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被監管部門處罰的局面。
中毅達能否如期完成公司2017年度的年報審計工作也讓廣大投資者感到擔憂。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中毅達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但電話始終未有人接聽。
近期,中毅達風波不斷。2016年11月17日中毅達曾披露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如今,時隔逾一年,中毅達于1月6日披露了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因2015年三季報財務造假一事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之外,中毅達披露的2016年年報、2017年半年報以及三季報遭4名董事投棄權票等事項均遭到了上交所的問詢。此外,因遭到實名舉報虛增凈資產,中毅達也曾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2017年三季報,中毅達有4名董事投了棄權票,而棄權理由涉及事項對中毅達有較大影響。對此,上交所繼續對中毅達下發問詢函,要求中毅達完整披露前述董事投棄權票的理由。
除了上述事件遭到上交所的問詢之外,中毅達還因遭到實名舉報虛增凈資產而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對于中毅達作為被告所涉2000年的一場官司同樣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在2017年11月2日中毅達最新披露的訴訟事項進展公告中顯示,根據本次收到的決定書和限高令,將中毅達納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中毅達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費,整體對中毅達損益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因上交所問詢而引出中毅達實控人變更一事也曾備受市場關注。不過,中毅達實控人歸屬問題至今仍是謎團。在中毅達最新披露的核查實控人變更事項的進展公告中顯示,目前仍未有最后的核查結果。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