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清盤基金突破百只 多只產品擬終止運作
今年科創板上市帶來的打新機會救活了大批迷你基金,未來清盤基金數量是否再次走高,目前仍難判斷。
年內新基金發行逼近萬億元 3000億元資金借“基”入市
2019年,新基金發行規模破萬億元已沒有懸念。截至11月18日,公募基金市場上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已有843只,合計募集規模達9900億元。
買500ETF還看南方 南方中證500ETF年內成交同類占比超八成
中證500指數是滬深兩市的重要核心指數,覆蓋滬深兩市500家中盤藍籌公司,匯聚了滬深兩市一批高成長性的二線藍籌股和細分行業的龍頭股,是代表中國成長新經濟的核心指數。
全市場首只小盤風格ETF 銀華小盤價值ETF 18日起發行
從歷史走勢和指數收益率看,由于盤子小、質地優,小盤價值指數的不僅長期跑贏大盤風格的市場主流指數,也跑贏普通小盤指數。
摩根士丹利華鑫:股票期權新時代之300期權即將推出
300期權的推出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資參與到我國的資本市場,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完善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蓄勢待發
基本金屬受中美宏觀數據偏弱的壓制而普跌,但因國內地產數據保持韌性,以及國常會出臺提振基建的舉措,期貨價格漲幅相對明顯。美元指數微幅回落,人民幣兌美元小幅貶值。金價略有上漲。
脈沖式熱度難成“救命稻草” 算算基金公司“囤殼”賬
申常是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管理著多只基金,其中有2只“殼化”明顯,規模小,定制資金多,但其中一只此次借著科創板打新風潮實現了華麗轉身。
“十五年十五城”ETF高峰論壇在京開幕 華夏基金啟動首場
上交所是中國ETF產品創新的發起人,2000年就開始組織研究ETF產品。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在論壇發言中表示,2004年底境內首ETF產品華夏上證50ETF在上交所成立,揭開了中國ETF市場的帷幕。
阿里“魔力”吸金 通道基金花樣兜售港資券商20倍杠桿攬客
7年之后,港交所終于贏回阿里“芳心”。而為趕赴阿里盛宴,機構已是急不可耐。
絕對收益需求強烈 量化對沖基金規模大增
廣發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陳甄璞透露,公司旗下的廣發對沖套利基金業績處于全市場同類領先,且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比較符合投資者需求,近期規模出現明顯增長。
封閉期三年及以上或成私募產品發行趨勢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對于基金管理人來說,產品封閉期越長越能考驗管理人的投資能力,因為投資是一項長跑,最忌諱的就是短線思維。
吸引力下降 多只貨基削減費率“自救”
按照該項公告,諾安貨幣基金的基金管理費率由0.33%調整為0.15%,基金的托管費率由0.10%調整為0.05%,基金各級基金份額的基金銷售服務費率由不超過0.25%調整為不超過0.15%。
中小公募 權益發展陷困局
中航基金日前發布公告,中航創新驅動股票型基金自2019年10月8日至11月8日進行公開發售,截至募集期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募集失敗。
瞄準低風險投資者 部分公募發力絕對收益基金
所謂絕對收益基金,即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相對追求相對收益的普通開放式基金,其主要特點是回撤相對較小,收益更穩健。
重倉股扎堆創新高 年底冠軍“基”爭奪陷膠著
從近期市場表現看,不少公募基金重倉股異動明顯。據天相投顧數據,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五糧液、格力電器、立訊精密、美的集團、瀘州老窖、恒瑞醫藥、招商銀行、長春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