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利潤預計10多年來最低 日產股價出現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日產股價周三在東京早盤交易中下跌7.8%,有望創下自2016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排放門”再降41億元天價罰單 保時捷丑聞頻發在華銷量跌10%
德國汽車業的幾大巨頭,無論是核心供應鏈條還是技術路線如此雷同,以至于在奧迪、戴姆勒、寶馬和博世相繼淪陷后,業內已默默倒數起關于保時捷的“判決”。
4月中國汽車銷量下滑逾14%
2019年4月,汽車銷量198萬輛,同比下降14.6%;1至4月,汽車累計銷量835.3萬輛,同比下降12.1%;
二手車出口試點工作落地 能否挽回車市頹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鐘渭平直接撰文反對,“二手車出口大可不必單獨設定出口檢測標準。”
江淮汽車寸步難行:凈利下跌七成 排放涉嫌造假
江淮汽車近期的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
開著特斯拉拍“動作”片 馬斯克:這用途超出我想象
特斯拉的官方曾表示,使用自動駕駛模式的司機注意力也應當完全集中。他們的手應該放在方向盤上,隨時準備接手駕駛
汽車行業遭遇至暗時刻 上汽合資與自主均下滑
汽車產銷的下滑,直接反映在了一季度業績上,根據上汽集團近日披露的2019年一季報,該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60億元,同比下跌16.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5億元,同比下降15%。
工廠停產經銷商討說法 觀致汽車一季度僅賣掉824臺車
觀致汽車僅賣出824臺車,為了擺脫虧損的陰影,公司還聘請了日本團隊,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自2011年底品牌成立之初,公司已經“換帥”六次,其中不乏明星高管,依舊未能改變巨額虧損的處境。
新能源汽車板塊“有近憂無遠慮”
補貼退坡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年初至今市場預期已反映在股價之中。
汽車行業遭遇“至暗時刻” 國內車企如何突圍?
去年在行業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上汽集團的銷量仍能實現逆勢增長,而今年該公司出現了“合資與自主均下滑”的格局,這一情況較為罕見。
巨型獨角獸Uber來了:上市卻依舊四面楚歌
根據Uber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材料,其IPO定價在44至50美元之間,發行1.8億股股票。
眾泰汽車失速:銷量加速滑坡 3億商譽減值或只是開始
眾泰汽車目前市值約為101億元,而2017年公司借殼上市時的交易對價為116億元,也就是說,公司上市經營兩年后,反而比當初借殼時的市值還縮水了
面對滴滴美團首汽神州等對手,騰訊再挺如祺出行也無用
一直押寶新能源汽車的廣汽集團也坐不住了,按照媒體報道的消息,廣汽集團聯合騰訊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出行項目“如祺出行”將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線
4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61% 連續16個月超警戒線
從庫存預警分指數來看,調查顯示,4月份庫存指數、市場需求指數、平均日銷量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經營狀況指數均環比下降。
租車行業"野蠻生長"套路:假違章牟利 保險暗藏貓膩
消費者遭遇“連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