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團合作伙伴馬自達確認:一汽集團將整體上市
一汽轎車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一汽轎車擬以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購買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解放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預計構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
CBD西北區交通優化工程開工
為實現CBD的交通品質提升,塑造國際化高品質交通環境,朝陽區以CBD西北區為試點開展交通優化示范工程。建設范圍涉及光華路、金桐東路、金桐西路、景華街、景華南街、景華北街及兆豐街,共7條道路,總長度約4.9公里。
起底奔馳糾紛背后的經銷巨頭
集中出現的兩起維權風波,不僅讓奔馳深陷輿論漩渦,也讓兩家4S店背后的經銷商集團利星行受到外界的關注與質疑。
66萬全新奔馳未出4S店即漏油,店方僅同意更換發動機
車主在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內花費66萬元購入一輛奔馳新車。在辦完貸款、交完24.9萬元的首付后,4S店通知車主于3月27日提車。然而,在提車當天,車主發現,該車存在發動機漏油、儀表盤不正常等問題
江淮汽車否認“大眾收購江淮汽車手中股份”傳聞
“大眾汽車正考慮收購公司大量股份......大眾的收購計劃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它渴望從江淮汽車股東手中購買大量股份。”而就在4月10日晚上,江淮隨即發布了澄清公告。
重調戰略 福特在華開自救藥方
在“福特中國2.0”戰略之前,福特曾于2017年12月提出“中國2025計劃”,兩大戰略推出時間僅間隔一年多。與“中國2025計劃”相比,“福特中國2.0”戰略更加全面和具體。
3月份召回汽車39萬輛 斯巴魯單品牌占比超三成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各主要汽車產品生產者共發布13條汽車召回公告,涉及12家車企,包括大眾、豐田、保時捷等車企累計約召回39萬輛汽車。
特斯拉三年保值回購承諾成空 車主怒斥其“愚弄顧客”
在價格堪比炒股一樣刺激的“大跳水”之后,讓特斯拉車主心寒的事情還在繼續發生著。
車不愁賣、醞釀漲價 補貼新政出臺 車市一片躁動
根據通知,補貼標準明顯下調,并提高了技術門檻。與2018年相比,2019年補貼標準平均退坡超50%,并且取消了地方補貼。新的補貼政策從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
比亞迪美國工廠第三百輛電動巴士下線
比亞迪已為當地提供了數百個薪資不錯的就業崗位。隨著工廠產能擴大,客戶穩步增加,電動卡車、電動叉車乃至云軌等新產品推出,未來將有更多機遇。來自美國和中國的職員同心協力創造奇跡,改變世界。
起亞第一季度銷量驚人,同比增長0.8%
東風起亞悅達發布了起亞第一季度的銷量為8萬5千輛,同比增長0.8%。
豐田今年將開放混合動力汽車專利
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領域有著極強的技術實力,自上世紀90年代起,豐田便成立了G21小組,對尚未普及的“混動概念”進行技術攻關。在全球第一臺混合動力量產車型普銳斯出現后,豐田甚至成為油電混合技術領域的唯一代表,經歷了四代升級的THS系統也被看作是豐田新能源領域的“最高機密”。
進口車創六年來新低 平行進口亟待"開綠燈"
2月進口車銷售4.1萬輛,同比下降21.8%;1-2月,進口車累計銷售11.9萬輛,同比下降11.4%,終端需求持續下降。
南方高速交通壓力高于北方 珠三角擁堵里程占比最高
清明節出程高峰為小長假第一天,即4月5日8時-12時,峰值出現在10時-11時,擁堵里程占比是平日的5倍左右;返程高峰出現在小長假最后一天,即4月7日14時-19時,預計峰值出現在16時-17時。
3月召回汽車31.6萬輛 “3.15”未現“爆發”
3月國內乘用車召回數量依然維持較低水平。其中,日系品牌斯巴魯一起涉及132954輛汽車的召回,成為3月數量最多的單起召回,占召回總量的42.06%,其余則再無品牌召回數量超過1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