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4:53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智飛生物的經營業績承壓。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50%,歸母凈利潤驟降約75%。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加速下降,歸母凈利潤則為陷入虧損。這是公司自2010年同期以來首次虧損...
曾經風光無限的智飛生物(300122.SZ)財務承壓,試圖通過“借新還舊”方式解壓。
6月26日晚,智飛生物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滿足生產經營與投資的資金需求,優化債務結構。
發債高達60億元規模的背后,是智飛生物財務承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債務約為148億元,約為貨幣資金的4.8倍。
智飛生物的經營業績承壓。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50%,歸母凈利潤驟降約75%。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加速下降,歸母凈利潤則為陷入虧損。這是公司自2010年同期以來首次虧損。
曾靠代理默沙東九價HPV疫苗,智飛生物創造了暴利神話。但是,隨著國產替代浪潮洶涌,公司產品積壓嚴重,代理模式面臨挑戰。
二級市場上,智飛生物登高后,已經跌了4年多,區間跌幅超過80%。
作為智飛生物的實際控制人,蔣仁生曾是重慶首富。近四年,其財富縮水了約1629億元。
“借新還舊”緩解財務壓力
財務重壓之下,智飛生物采取“借新還舊”的方式以圖緩解壓力。
6月26日晚,智飛生物披露發行債券預案,公司擬發行公司債券不超過60億元。
公司稱,此次發債目的,是促進公司穩健發展,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拓寬融資渠道,滿足生產經營與投資的資金需求,優化債務結構。
再融資,對于智飛生物而言,確有必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30.69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146.6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48億元,合計為148.14億元。
對比發現,短期債務約為貨幣資金的4.82倍。
今年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6626.87萬元,同比增長1011.22%。
財務費用超過10倍的速度增長,足以說明公司財務狀況急劇惡化。
從經營現金流方面來看,2024,智飛生物的經營現金流為-44.14億元,同比由正轉負,同比下降幅度達149.6%。
Wind數據顯示,2007年至2023年,公司年度經營現金流均為正數。
2024年,公司經營現金流首次轉負,是導致其財務狀況急劇惡化的主要因素。
2024年底,公司貨幣資金27億元,較上年底減少36.41億元。對應的短期債務119.96億元,同比激增93.14億元。
備受質疑的是,2024年,財務狀況急劇惡化的情況下,智飛生物仍然向股東派發了現金紅利,其派發的金額為4.79億元。
智飛生物是2010年9月10日通過IPO登陸A股市場的,首發募資15.19億元。自此之后,公司未再進行股權再融資。
那么,在財務承壓明顯的情況下,智飛生物為何不進行股權融資,以減輕償債壓力呢?
二級市場上,智飛生物的股價跌幅較大。
曾經,智飛生物股價大幅上漲。2021年5月17日,公司股價登頂至231.19元/股。今年6月26日的收盤價為19.35元/股,復權后,股價區間跌幅超過80%。
曾經,因為股價登頂,公司市值達3699億元,實際控制人蔣仁生的持股財富約為1853億元。借此,蔣仁生問鼎重慶首富寶座。如今,公司市值僅為463億元,蔣仁生的持股財富約為224億元,較此前的巔峰之時縮水了1629億元。
股價跌跌不休,再加上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智飛生物實施定增募資可能存在難度。
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蔣仁生所持智飛生物的股份中,約1.57億股處于質押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蔣仁生也存在一定的財務壓力。如果實施定增,蔣仁生包攬的可能性也不大。
再度舉債60億元,智飛生物的財務壓力依舊。
疫苗賣不動存貨219億
依托代理默沙東疫苗,智飛生物一度一飛沖天。如今,為何陷入困局?
2020年至2023年,是智飛生物的業績高光時刻。這四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1.90億元、306.52億元、382.64億元、529.18億元,同比增長43.48%、101.79%、24.83%、38.3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3.01億元、102.09億元、75.39億元、80.70億元,除了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出現過一次調整外,其余年度凈利潤均表現為積極增長。
一度年賺百億,智飛生物的盈利能力足夠驚人。這其中,代理默沙東的產品貢獻不菲。
2011年4月25日開始,智飛生物代理默沙東產品在國內銷售。2020年至2022年,公司向默沙東采購金額分別為88.09億元、165.62億元、226.75億元。
2020年,智飛生物代理產品收入為139.55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1.87%
上述數據顯示,正是因為代理默沙東產品熱銷,智飛生物的經營業績快速增長。
2024年,智飛生物還獨家代理默沙東的九價HPV疫苗。
然而,從2024年開始,智飛生物的產品賣不動了,業績大幅下降。當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0.70億元、20.18億元,同比下降50.74%、74.99%。
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代理默沙東的產品四價 HPV 疫苗、九價 HPV 疫苗、五價輪狀疫苗、進口 23 價肺炎疫苗、滅活甲肝疫苗批簽發量分別為46.60萬支、3114.08萬支、550.84萬支、112.51萬支、17.08萬支,同比下降95.49%、14.80%、23.22%、30.91%、45.14%,全部下降。
公司自主產品中,AC多糖疫苗銷量暴增、AC結合疫苗增長76.31%,ACYW135疫苗、Hib 疫苗同比分別下降71.94%、26.80%。
存貨水平,充分印證了智飛生物的產品滯銷。
2023年底,公司存貨為89.86億元,2024年6月底為156.53億元,三季度末為206.93億元,首次達到200億元級,2024年底進一步攀升至222.18億元。
今年一季度末,存貨為219.05億元,較2024年底略有減少,但較上年同期增加92.9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智飛生物的營銷力度依然較大。2024年,在營業收入下降50%的情況下,銷售費用為26.51億元,同比僅減少1.22億元。
代理產品全線滯銷,是國產替代加速的結果,智飛生物的代理模式面臨挑戰。
智飛生物也在積極轉型,發力自主產品。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1.13億元、13.45億元、13.91億元。
智飛生物表示,公司已構建起九大技術研發平臺,廣泛覆蓋多種疫苗開發路徑。截至2024年底,公司自主研發項目共計 34 項(不含新冠系列項目),其中處于臨床試驗及申請注冊階段的項目 19 項。
智飛生物能借自主研發翻身嗎?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