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08:5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5年6月6日,來自河北證監局和深圳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宣告了造假者受到應有懲罰。2024年9月,東旭集團及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東旭光電、東旭藍天被立案調查,2025...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當證監會的“終身禁入”鐵錘砸向東旭集團,這起持續數年的財務造假案終于以17億天價罰單畫上句號。
2025年6月6日,來自河北證監局和深圳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宣告了造假者受到應有懲罰。2024年9月,東旭集團及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東旭光電、東旭藍天被立案調查,2025年3月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現在,兩家上市公司均已摘牌。2024年10月11日,因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觸及深交所強制退市條件的東旭光電,被迫摘牌終止上市;半年后的2025年4月30日,東旭藍天也被迫告別A股。
“東旭”系合計被罰近17億元備受市場關注,但相較于罰款,實控人李兆廷等人的“終身市場禁入”更具殺傷力。這一舉措直擊資本玩家的命門——剝奪其賴以生存的博弈資格。
這場風暴恰逢注冊制全面推行之際,監管層傳遞的信號清晰,當17億罰單化為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許能倒逼更多企業算清一筆賬——造假代價終將遠超收益。而市場的真正成熟,始于每一個參與者對規則的敬畏之心。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