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10:4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益佰制藥是一家現代中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企業,主要產品聚焦抗腫瘤、婦科、心腦血管等領域。公司于2004年登陸A股市場。...
生物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依舊存在,相關企業的違法行為也持續被監管。
6月18日,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官網發布“關于領取價格招采信用評價評級函的公告顯示,A股公司益佰制藥(600594.SH)上榜。
2023年6月,上交所曾向益佰制藥下發監管函,詢問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情形。
益佰制藥是一家現代中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企業,主要產品聚焦抗腫瘤、婦科、心腦血管等領域。公司于2004年登陸A股市場。
從經營業績角度看,近幾年,益佰制藥經營承壓。2020年至2024年,公司有兩個年度為虧損,營業收入呈現下降趨勢。今年一季度,公司仍然小幅虧損。
備受關注的是,益佰制藥的市場費用偏高。2023年、2024年,公司市場費用均在9億元左右,引發市場對其商業賄賂的質疑。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益佰制藥還頻頻違規被監管。僅在2024年,公司及多名高管多次被監管,涉及信披違規等。
涉商業賄賂被通報
曾經的質疑得到了佐證,益佰制藥的商業賄賂行為真實存在。
6月18日,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官網發布《關于領取價格招采信用評價評級函的公告》,該中心按照國家醫保局相關要求,對2024年第一、二季度醫藥商業賄賂案件進行了信用評級處置,請相關藥品企業至該中心領取《價格招采信用評價評級函》。
公告附表列舉了25家企業,包括華潤安徽醫藥有限公司、華潤滁州醫藥有限公司、安徽海王國安醫藥有限公司等25家醫藥企業,益佰制藥也是“榜上有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5家被通報涉及商業賄賂的企業中,益佰制藥是唯一一家上市主體,另外,上市公司華潤醫藥、海王生物旗下子孫公司涉及商業賄賂。
此次通報,沒有具體說明益佰制藥等公司涉及商業賄賂的具體行為。
商業賄賂,市場一直在質疑益佰制藥存在這一違法違規行為。
2023年4月中旬,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連發三文,直指醫療衛生腐敗問題。當年5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通知》,重點整治醫藥領域突出腐敗問題。由此,新一輪醫藥反腐風暴來襲。
當年6月,益佰制藥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監管工作函,主要針對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工作進行問詢,其中,重點問及公司銷售費用問題。
2022年,益佰制藥的銷售費用11.96 億元,銷售費用率為 43.72%,處于中藥行業較高水平。公司銷售費用的主要構成為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當年為 8.33 億元,占銷售費用的69.65%。
上交所要求益佰制藥補充披露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主要核算內容明細情況,支付對象中是否涉及公司經銷商、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是否存在為他方墊付資金、承擔費用等變相利益輸送情況;是否存在通過銷售費用將款項間接支付給經銷商從而實現銷售回款的情形,說明大額銷售費用支出的真實性、合規性。
近幾年,益佰制藥的市場費用依舊較高。2023年、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2.38億元、10.97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約為43.89%、50.46%,對應的市場費用分別為9.66億元、8.81億元,占比為77.98%、80.33%,占比均明顯高于2022年。
銷售費用中的80%,被用作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益佰制藥此舉曾多次被市場質疑存在商業賄賂行為。
研發投入連續四年縮水
與投入大量資金積極營銷推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益佰制藥的研發投入有些吝嗇。
近年來,益佰制藥的研發投入明顯縮水。
根據Wind數據,2017年,益佰制藥的研發投入為2.20億元,2018年降至1.49億元,2020年為1.46億元。2021年至2024年分別為1.36億元、1.27億元、1.12億元、1.01億元,連續四年下降。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市場費用分別為9.75億元、8.33億元、9.66億元、8.81億元,與2020年的8.58億元相比,增長明顯。
益佰制藥是一家集新型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主要從事現代中藥產品的研制、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艾迪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復方斑蝥膠囊(康賽迪膠囊)、克咳膠囊等,其中,克咳膠囊、艾迪注射液為國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大部分產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公司是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治療腫瘤類和心腦血管類疾病的藥物被列入貴州省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
研發投入縮水,市場費用增加,益佰制藥的經營業績欠佳。
2020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從34.13億元下降至21.7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0億元、2.44億元、-4.38億元、1.03億元、-3.17億元。
數據顯示,近五年,公司有兩個年度歸母凈利潤是虧損,5個年度的歸母凈利潤之和為虧損1.88億元。
虧損,與此前收購的標的資產業績未達預期相關。2022年,公司計提商譽減值6.13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降12.43%;歸母凈利潤為-0.09億元,同比增長86.29%,盡管大幅減虧,但仍然沒有扭虧。
備受關注的是,益佰制藥違規頻頻。
2024年4月,益佰制藥公告稱,公司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竇啟玲、生產負責人梁建瓊及質量負責人兼質量受權人鄧思雄分別收到貴州省藥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告知書》,該局對益佰制藥開展檢查時發現涉嫌在艾迪注射液提取過程中部分工序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進行操作,存在違規行為。
當月,貴州證監局向益佰制藥及竇啟玲、竇雅琪、許淼出具警示函,公司未及時披露主要產品暫停生產對公司經營可能產生影響的相關信息。
6月18日,上交所發布對益佰制藥及有關責任人作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原因是公司未及時披露公司主要產品暫停生產的相關信息,可能對公司股價及投資者決策產生較大影響。
2024年,益佰制藥即高管還存在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問題被監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