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14:20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月16日早間,百亞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采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
百亞股份(003006.SZ)陷“翻新門”。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位于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銷售劣質衛生巾、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
報道顯示,多家知名母嬰品牌殘次料被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翻新售賣,百亞股份旗下品牌自由點、好之被提及。
當晚,百亞股份發布自由點品牌官方聲明,表示自由點堅決打擊非法回收、翻新、銷售殘次品以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并將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3月16日早間,百亞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采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4年,自由點實現營業收入30.37億元,產品宣傳含有益生菌成分,但被指是在收“智商稅”。
3月17日,百亞股份開盤跌停,報收23.14元/股,股價下跌9.36%。
將徹查殘次料違法回收行為
央視報道顯示,多家知名母嬰品牌殘次料被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翻新售賣,涉及自由點、好之、嫚熙、米菲、全棉時代、蘇菲等多個知名品牌。
3月15日晚11時許,自由點品牌發布聲明并致歉稱,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并將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自由點在官方聲明中稱,堅決打擊非法回收、翻新、銷售殘次品以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針對本次央視“3·15”晚會曝光提及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違法回收自由點殘次料翻新售假行為,自由點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并將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自由點稱,將徹查殘次料違法回收行為,嚴格規范廢品處理流程,確保所有殘次料按照行業標準進行銷毀處理。
據了解,自由點、好之為上市公司百亞股份旗下品牌。其中,自由點為衛生巾品牌,“好之”為嬰兒紙尿褲品牌。此外,公司擁有的“丹寧”品牌為成人失禁用品品牌。公司的這三大品牌均定位于中高端產品。
3月16日早間,百亞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
關注函內容顯示,3月15日,有媒體報道某紙制品有限公司(簡稱“涉事違規公司”)收購品牌紙尿褲和衛生巾殘次品,違規翻新后銷售,或者處理形成回收料回售,其中提及百亞股份品牌產品。
深交所表示,對此高度關注,為充分維護投資者利益,請百亞股份自查并說明:公司是否知悉、參與報道所述違規業務,和涉事違規公司是否存在交易往來或者應予說明的關聯、合作關系;公司有關原材料采購、生產殘次品處置的制度和實際執行情況,內部控制機制是否有效運轉,是否存在采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如是,公司擬采取的整改完善、消除影響措施。
3月17日,百亞股份開盤跌停,報收23.14元/股,股價下跌9.36%。
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17.27倍
百亞股份于2020年9月上市,公司主要從事一次性個人衛生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百亞股份的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實現顯著增長。當年公司營業收入32.55億元,同比增長5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5億元,同比增長19.7%。公司綜合毛利率和自由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3.1%和55.7%,較上年同期分別增加了2.8%和0.9%。
百亞股份介紹,公司持續聚焦衛生巾系列產品,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盈利水平。報告期內,公司自由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0.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7%,以益生菌系列為代表的大健康系列產品收入增速更快。
2024年半年報中,百亞股份介紹,公司益生菌系列產品添加可改善女性私處環境的專利益生菌LA88,該益生菌可平衡私處微生態。
然而,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網購了一款自由點品牌的益生菌衛生巾,客服宣稱衛生巾中添加了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成分,長期使用可平衡人體微生態平衡。“這是真有用還是偽科學,是收智商稅嗎?”這位消費者提出疑問。
不過,一線醫生和研究人員都對其抱有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
武漢一家醫院婦科主任醫師表示,益生菌確實對婦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外用益生菌的效果十分有限,“菌群的存活對溫度、濕度還有環境都有很高要求,即便衛生巾上真的添加了益生菌,但我對益生菌的活性表示懷疑”。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一位博士生導師表示,一種菌有不同株,不同的菌株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個體需要的菌株也不一樣,每個人使用的量以及使用后的反應也會不一樣。
百亞股份研發部負責人張賢介紹,自由點益生菌Pro衛生巾的核心在于添加了經過科學篩選的益生菌成分,即滅活的嗜酸乳桿菌LA88、植物乳桿菌N13及其代謝產物,與以往的衛生巾相比,除了吸收之外,是一次重要的升級,能夠幫助維持女性私處的微生態平衡。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百亞股份是一家典型“重銷售、輕研發”的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達8.70億元,同比增長112.13%;研發費用達5039.21萬元,同比增長22.95%。
由此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百亞股份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17.27倍。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