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10:4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上市以來,由于基本面乏善可陳,股價持續下跌,市值從最高時的71億元、今年年初的30億元跌到前不久的10億元左右,一度成為科創板市值最低的公司,目...
一份業績下滑且無法保真的半年報發布后,澤達易盛股價卻在短時間內上漲13.59%。9月2日,上交所發布一周滬市監管概況,在市場交易監管中重點提示,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澤達易盛進行重點監控。
當日晚間,公司也再次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向投資者充分提示經營管理、委托理財投資、募集資金無法按期歸還、業績下滑等五大風險。
澤達易盛系2020年6月上市,公司公告及中介機構意見顯示,兩年來,公司業績持續下滑,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失效,公司及實控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實控人股權被司法凍結,大額委托理財資金及臨時補流的募集資金可能無法收回,多項交易的商業實質存疑……公司基本面情況堪憂,發展前景不明,立案調查更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可能進一步揭開隱藏在朦朧面紗后的公司真面目。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上市以來,由于基本面乏善可陳,股價持續下跌,市值從最高時的71億元、今年年初的30億元跌到前不久的10億元左右,一度成為科創板市值最低的公司,目前市值排科創板倒數第三。
市場人士分析,近期公司股票交易背離公司基本面和大盤走勢的現象,不排除投機炒作的可能,蘊藏著極大的風險,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
“五大風險”高懸
8月27日,澤達易盛發布2022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收入大幅下滑,業績由盈轉虧。同時,三名獨立董事及一名監事均表示無法保證半年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在審議中投了棄權票。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8月31日,科創板459家公司中,公司獨立董事和監事同時表示對公司半年度報告內容無法保證其真實性、準確性的,澤達易盛是唯一的一家。但半年報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價格不跌反漲,同時交易量大幅增加,股價走勢與公司基本面、大盤走勢出現背離。
對此,9月2日晚間,公司就當前存在的諸多風險事項逐一進行提示。
一是經營管理風險。2021年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涉及的多項交易存疑。
今年4月,澤達易盛2021年年報被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主要指向資管計劃、硬件貿易、在建工程預付款、變更服務器托管方等四項存疑交易;同時,公司內部控制被出具了否定意見。根據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報問詢函專項說明,存疑的硬件貿易中,公司向中科路創等3家客戶合計銷售的550套硬件設備供應商為浙江中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同時位列澤達易盛2018、2019年第二大與第一大供應商。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報問詢函專項說明進一步顯示,公司參與交易過程關鍵節點簽字人員對交易沒有實質參與,關鍵節點簽字、開具發票和收付款均是基于領導交辦;而供應商相關財務人員對業務過程關鍵節點也并不知曉,公司無法聯系到供應商具體經辦人員。
2022年半年報中,公司獨立董事表示,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后,獨立董事任職的審計委員會也進行了獨立調查,但由于保留事項決策人林應、應嵐一直處于配合調查、無法聯系狀態,至今無法取得調查結論。隨著有關部門調查的進展,公司上述存疑交易的真相將會被逐一揭開。
二是實控人股份被凍結風險。實控人股份被凍結,可能影響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根據公司今年7-8月發布的實控人股權被凍結公告,截至目前,實際控制人林應、劉雪松夫婦被凍結限售流通股合計280萬股,占其直接合計持有公司股份494萬股的56.68%,林應控制的澤達創鑫(寧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凍結限售流通股453.6萬股,上述被凍結股份合計占林應、劉雪松夫婦直接、間接持股的62.40%,占公司總股份的8.83%。以上事項,可能會對公司控制權的穩定帶來風險。
三是委托理財投資風險。公司前期1億元委托理財,可能無法收回本金。
6月25日,公司發布關于委托理財補充協議及致歉公告稱,公司與子公司浙江金淳與鑫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托管人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鑫沅資產鑫通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和《鑫沅資產鑫福3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委托理財金額1億元;其后分別簽訂了三次補充協議,將委托理財投資類別由固定收益類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變更為權益類單一資產管理計劃,風險等級由R2變更為R5,中低風險中低收益變更為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年限由5年變更為10年。上述變更后,公司可能面臨1億元委托理財無法實現預期收益、虧損、無法收回本金的風險。
四是募集資金無法按期歸還風險。公司前期將1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臨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未能歸還。
2021年7月5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用1億元募集資金臨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今年7月6日,公司公告稱,自2021年以來,疫情反復導致公司資金回籠不達預期,各類應收款項回款慢,項目驗收進度延遲,給公司營運資金造成了較大影響;此外,銀行貸款信用政策收緊,直接影響了公司的資金安排,可供經營活動支出的不受限貨幣資金不足以歸還本次臨時補流的募集資金。為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公司暫時無法將上述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1億元募集資金歸還至公司募集資金銀行專戶。
此外,目前已有部分律師發起投資者索賠征集活動,未來隨著案件調查結論出爐,公司可能還存在被投資者起訴、面臨大額索賠的風險。
五是業績下滑風險。公司半年報業績大幅下滑,3名獨立董事和1名監事表示對半年報無法保真。
8月26日,澤達易盛披露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164.6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3.76%;歸母凈利潤虧損3223.30萬元。公司表示,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項目無法按期驗收;公司一直注重研發投入,本期圍繞發展戰略的研發項目費用持續增長,但是收入是以終驗法來確認的,這直接導致收入和費用的不平衡。
與此同時,公司的三名獨立董事郭籌鴻、黃蘇文、馮雁均表示對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無法保證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于2022年4月30日進行2021年年報披露,因存在部分財務數據無法查清的情況,由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包括“帶強調事段保留意見”的年度審計報告及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等非標報告。此后,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林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由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至今尚無調查結論。
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后,公司、審計機構、保薦券商在監管部門要求下對年報中保留事項進行了補充核查及回復,獨立董事任職的審計委員會也進行了獨立調查,但由于保留事項決策人林應、應嵐一直處于配合調查、無法聯系狀態,至今無法取得調查結論。近期,經獨立董事提請公司審計機構對半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核,審計機構表示上述保留事項仍未查實,無法提供進一步意見。
監事王曉亮也表示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理由是:上年審計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四個事項尚未整改完成,影響2022年半年報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實控人被立案調查未果
圍繞澤達易盛及其實控人、董事長的立案調查也為公司未來發展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據了解,今年3月至今,公司實控人及財務總監在配合有關機構調查,今年5月、7月,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分別被證監會立案,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和持續發展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根據公司公告,澤達易盛的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應,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應嵐目前仍在協助有關機關調查,暫時無法取得聯系。公司于2022年5月1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公司董事長林應于2022年7月1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以上重大事項會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和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事實上,上市短短兩年時間,澤達易盛已多次因信息披露違規而被監管處罰。
上交所官方網站顯示,2021年8月以來,澤達易盛先后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4次,被予以監管警示1次,因委托理財信息披露違規和募集資金臨時補流未按期歸還,被予以公開譴責1次。從既往案例看,如相關部門最終調查顯示公司還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公司將可能受到進一步處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