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08: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米萊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0月29日晚間,未名醫藥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加65.32%,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
《電鰻快報》文 / 米萊
今年前三季度未名醫藥(002581.SZ)的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但其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來自投資收益。目前該公司的兩大主營產品未來前景不容樂觀,另外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大增而研發費用大降,更是令人擔心該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前景。
投資收益推動業績大增
10月29日晚間,未名醫藥發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加65.32%,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47億元和3.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27.8%和409.4%。
在費用方面,報告期內,未名醫藥的銷售費用為2.8億元,同比增長了42.1%;同期管理費用為7833萬元,同比下降了18.9%;同期研發費用為2072萬元,同比下降了44.3%;財務費用為389萬元,同比下降了75.2%。
半年報顯示,未名醫藥屬于醫藥制造業,行業分類代碼為C27。該公司擁有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廈門)、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東未名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口營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未名(合肥)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吉林未名天人中藥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下屬企業或生產基地,是一家以醫藥制造及CDMO生物醫藥代研發、代生產服務為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包括生物醫藥制品和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兩大類別,依托六大醫藥優勢板塊的制藥企業。
2020年未名醫藥有99.79%的收入來自生物藥品制造業,0.21%的收入來自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44%的收入來自恩經復,55.2%的收入來自安福隆,0.03%的收入來自研發和技術服務費,0.21%的收入來自銷售原材料,0.03%的收入來自加工費,0.52%的收入來自出租收入。
主營業務增長乏力 銷售金額巨大
2011年登陸A股市場的未名醫藥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業績下滑,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82億元和-0.8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05%和123.31%,且2018年該公司出現上市以來的首虧。
未名醫藥在2019年的業績總算實現了大幅增長,扣非前和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0.63億元和0.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61.09%和122.02%,但其盈利質量受到了質疑,因其6338萬元的凈利潤中有4378萬元的投資收益,扣非后凈利潤僅為2466萬元。
2020年,未名醫藥的業績出現了大幅下降,分別實現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1.96億元和-1.81億元。由此可見,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業績大增使得該公司的凈利潤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電鰻快報》注意到,未名醫藥的業績大增主要歸功于該公司的投資收益,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投資收益為4.8億元,比上期發生額增加576.16%,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增長所致。
報告期內,未名醫藥每年的大筆投資收益幾乎全部都是由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所貢獻,未名醫藥對北京科興持股比例26.91%,并在董事會中派有代表,對北京科興采用權益法核算,2020年年末賬面價值為6.74億元。
資料顯示,北京科興是一家疫苗生產企業,上市產品主要包括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從2018年至2020年,北京科興收入分別為15.04億元、15.64億元和18.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9億元、4.76億元和4.14億元,是未名醫藥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北京科興作為“合同研究組織”之一,組織研發攻關,參與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已于2021年2月5日在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另外,自2020年12月以來,克爾來福已先后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緊急使用,并已經向全球30多個國家累計供應超過2.9億劑。
然而,在凈利潤嚴重依賴北京科興的情況下,未名醫藥的主業發展并不順利,該公司的兩大主力藥前景不容樂觀。從2017年至2020年,未名醫藥恩經復銷售額分別為7.16億元、5.06億元、3.87億元和1.22億元。由此可見,在不受疫情影響的前三年,恩經復銷售額已減少一半。
安福隆為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劑,主要適應癥為乙型和丙型肝炎。從2017年至2020年,安福隆銷售額分別為9277萬元、1.24億元、1.81億元和1.53億元,在不受疫情影響期間維持較快增長,但前景并不是那么樂觀。重組人干擾素是注射類藥物,其使用便捷性較口服類藥物差,隨著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藥效不斷提高,重組人干擾素市場受到一定沖擊,因此需求規模呈現下滑態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未名醫藥主力產品高度依賴帶金銷售。從2018至2020年,未名醫藥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95億元、4.22億元和2.86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59.37%、74.42%、103.4%。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已達到了2.8億元。
2019年和2020年,未名醫藥的研發投入金額為5466萬元和4930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3%和17.81%。
從今年年初至10月29日收盤,未名醫藥的股價下降了11.89%,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0.0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