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08:2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天地環保主要從事大氣污染治理業務及固廢處理業務,業務范圍包括超低排放及VOCs整體解決方案、船舶脫硫系統研發與制造、脫硫特許經營、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電鰻快報》文 / 李瑞峰
9月3日,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結果顯示,浙江天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環保)科創板IPO未獲通過。
招股書顯示,天地環保主要從事大氣污染治理業務及固廢處理業務,業務范圍包括超低排放及 VOCs 整體解決方案、船舶脫硫系統研發與制造、脫硫特許經營、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催化劑研發與生產、水處理等。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天地環保對關聯交易依賴嚴重,而且一些關聯數據對不上數,存在造假的嫌疑。另外,近年來天地環保的第三大客戶幾近破產,截至目前,該客戶仍欠天地環保數千萬元。不過,天地環保似乎并不缺錢,該公司賬面上躺著22億元資金且近年來分紅7.6億元,而此次IPO卻要募資16億元。
對關聯方依賴大 關聯數據有造假嫌疑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從2018年至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天地環保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80億元、22.68億元和27.80億元;同期對應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49億元、4.24億元和5.98億元,總體實現了較快的業績增長。
另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3月1日,浙能集團將興源投資所持浙能催化劑51%股權、玉環水務90%股權、東發環保90.65%股權、天達環保92%股權無償劃轉給天地環保有限,劃轉基準日為2016年12月31日;將浙能石油所持天達環保5%股權無償劃轉給天地環保有限,劃轉基準日為2016年12月31日;天達環保成為浙能集團全資公司后,由天地環保有限吸收合并天達環保,天達環保所有資產、負債由天地環保有限承接。
此次無償劃轉及吸收合并對天地環保2016年度/年末的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影響超過50%。正是由于這一重大資產重組,天地環保近年來業績也取得較快的增長。
天達環保曾獨立闖關IPO,計劃登陸上交所主板。2015年,主板發審委否決了天達環保的上市申請,原因是天達環保未能結合固體廢棄物市場價格、從非關聯方電廠取得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價格的變化情況以及與同行業公司的比較分析,充分、合理說明天達環保從關聯電廠取得固體廢棄物關聯交易價格的公允性;也未能充分、合理說明未來公司從關聯電廠取得固體廢棄物關聯交易價格的確定機制的合理性及相關業務的可持續性”。其實在此前,市場對天達環保的質疑之聲不斷,包括依賴關聯企業、依賴浙江區域等。而天達環保并入天地環保后就予以注銷了。可以說如今天地環保是攜帶天達環保闖關IPO,那么天地環保是否已將上述天達環保的問題解決完了嗎?
此外,招股書顯示,浙能集團是天地環保的間接控股股東,同時浙能集團既是天地環保的第一大客戶,也是第一大供應商。據招股書天地環保報告期內前五名客戶銷售與供應商情況顯示,報告期內,天地環保對浙能集團的銷售額分別為64,488.73萬元、57,375.67萬元和53,596.90萬元;占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3.58%、25.30%和19.28%。報告期內,天地環保對浙能集團的采購額分別為18,561.50萬元、22,551.44萬元和25,662.58萬元;占采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1.94%、15.90%和17.07%。從上我們可以了解到,天地環保對間接控股股東浙能集團存在較大的依賴性。
天地環保也在風險提示中表明關聯交易占比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天地環保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金額分別為63,211.19萬元、54,730.35萬元和58,000.83萬元;而在報告期內,天地環保對浙能集團的銷售額分別為64,488.73萬元、57,375.67萬元和53,596.90萬元;此外,2018年和2019年天地環保對浙能集團的銷售額比同期風險中天地環保向關聯方的銷售額還要分別為高出1227.54萬元和2645.32萬元。這非常不正常。
對于同一版招股書中,前后關聯數據存在大額的數據矛盾,這也不得不令人質疑其招股書中其數據的真實性,天地環保是否存在財務數據造假的可能,像這種關聯數據造假一般都比較容易,而且很難被發現。
欠款數千萬的第三大客戶差點破產
招股書顯示,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 (Private) Limited(以下簡稱PIL或太平船務)在2019年和2020年是天地環保的第三大客戶,天地環保對其銷售金額分別為24801.3萬元和26244.6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92%和11.57%。
此次天地環保想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其最大的“攔路虎”可能就是身處財務困難的PIL。
太平船務的財務困難源于班輪市場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早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班輪市場就已經掙扎了很長一段時間。2018年,PIL凈虧損2.54億美元,到了2019年,虧損擴大到7.95億美元。而去年的疫情,使得全球一度冰封,船運業受損嚴重,更讓該公司雪上加霜。
資料顯示,15家主要金融機構持有PIL97.6%的債務,PIL此前曾實施了一項債務重組計劃。根據該計劃,債務本息支付將推遲到2020年12月31日。一項阻止銀行采取強制行動的暫停協議也同時生效。
此前,PIL也曾采取了一系列的包括售賣旗下船舶和公司資產的自救措施,此外,PIL還表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的降低成本措施,比如,“為了與公司所有員工團結一致,公司董事和管理團隊減薪7%到10%。”該公司在新加坡有650多名員工。
甚至有報道稱,PIL打算通過出售其位于新加坡商業區中心的總部大樓來籌集2.5億美元。然而,該公司最新回應稱,目前并沒有立即出售該大樓的計劃。PIL發布聲明表示,“發出意向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評估該建筑物的現時市值。
事實上,在去年疫情一開始,市場上便傳出PIL將破產的消息。傳聞一出,PIL馬上“辟謠”。太平船務的掌門人,集團董事長張松聲對外澄清,稱公司將破產是假消息。
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此后數月,事情進一步發酵,太平船務大舉甩賣貨船資產、開始拖欠船東的錢,甚至連燃油費都付不出,甩賣公司總部大樓,裁員,直到最終憋不住,宣布要進行債務重組,請求新加坡國資“救命”。
更重要的是,太平船務欠著天地環保數千萬元的款項,而且有些款項已經到了應該支付的時候,但卻沒有支付,已經出現逾期的情況了。而招股文件顯示,截止去年底,PIL還欠著天地環保3000多萬元資金。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太平船務風險爆發,天地環保不僅將失去一個重要的大客戶,更將損失至少數千萬元的應收賬款。
不差錢卻仍要上市募資數億資金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天地環保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25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擬募集資金16億元,其中6.89億元用于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95億元用于智慧環保綜合診斷數據平臺建設項目,7985.23萬元用于固廢倉儲基地建設項目,6.3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財務數據顯示,計劃募資16億元的天地環保也并不差錢。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末,天地環保賬上躺著22億貨幣資金。
之所以有如此多現金,原因在于綠能基金于2020年5月對天地環保增資近9.5億元,此外,公司的船舶脫硫業務和大氣污染治理綜合解決方案業務整體回款較好所致。
在貨幣資金充裕的情況下,該公司進行了大比例現金分紅。從2017年至2020年,天地環保的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2.85億元、1.25億元、2.23億元和1.23億元。報告期內,天地環保的分紅總額達到了7.56億元,占到凈利潤的59.48%。
業內人士質疑,在如此慷慨分紅和賬上充足現金的情況下,天地環保為何還要上市募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