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09:10 | 來源:IPO日報 | 作者:楊紫薇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介紹,成立于1998年的天億馬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項目總體規劃、方案設計、軟件研發、項目實施及運維服務一體化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
近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廣東天億馬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億馬”)將于4月22日IPO上會,接受創業板上市委的審議。
IPO日報注意到,這家企業的大客戶、大供應商名單里每年均有“新面孔”,且一位原始股東在其IPO前夕突然“消失”。
大股東中途“消失”
據介紹,成立于1998年的天億馬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項目總體規劃、方案設計、 軟件研發、項目實施及運維服務一體化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
本次股票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明玲、馬學沛夫婦合計直接持有45.2%股份,并通過勵志投資間接持有公司0.73%的股權。林明玲現任公司董事長,馬學沛現任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還包括奧邦投資、樂成信息、勵志投資、恩科瑞投資、東興投資和信度投資。
除了上述股東之外,記者發現,天億馬的一位大股東曾中途選擇退出。
據悉,2015年,天億馬進行了股改,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彼時,股份公司的發起人中還包括了一位自然人股東張傳慶。在股份公司設立之時,張傳慶持有160.6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7.2%),僅次于林明玲、馬學沛兩位實控人。
而根據公司在新三板披露的公告,2020年7月13日和14日兩天,張傳慶連續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所持所有股份全盤轉讓。巧的是,就在張傳慶“消失”的當月,天億馬向深交所報送了申報材料,正式申請在創業板上市。
IPO日報查詢公開數據得知,上述兩個交易日天億馬的協議轉讓價格為20.4元/股,較公司此前定增的11.86元/股的價格有所上漲。
那么,這位前大客戶為何選擇在IPO前夕“臨陣脫逃”?
客戶、供應商變動頻繁
上會稿顯示,2018年-2020年(下稱“報告期”),天億馬實現營業收入1.97億元、2.76億元、3.67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175萬元、4782.47萬元、5431.86萬元。從收入構成上來看,信息系統集成服務這一項業務分別給公司貢獻了68.06%、68.68%、47.72%的營業收入。
報告期內,天億馬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55%、37.78%、30.28%,近三年持續下滑。至于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為2020年1-6月信息設備銷售收入增長較快,該類業務毛利率較低。進而拉低了公司整體的毛利率。
此外,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主營業務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32.11%、32.86%、32.99%,占其各期收入比重較高,主要客戶為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
IPO日報注意到,天億馬在報告期內的大客戶變動則較為頻繁,幾乎每年的前五大客戶都是“新面孔”。
以2020年的信息為例,當期的惠州市駿成實業有限公司、飛達樂享(深圳)、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汕頭市金平區城市更新局、以及珠海宏橋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大客戶,此前均未出現在公司的大客戶名單之中。
為何大客戶變動如此頻繁?
天億馬對此解釋稱,其為客戶服務過程中以項目制的形式開展業務,當客戶有信息化建設需求的時候,以一個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和技術服務大額項目的形式體現。“由于各期項目的變動,公司客戶結構發生變動”。
那么,頻繁開拓大客戶是否會給公司增加更多的成本,以及未來若客戶開拓不利,將給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
上會稿指出,天億馬持續合作的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41.08%、44.71%、21.36%,持續合作的客戶以及大客戶的收入缺乏穩定性。若公司不能維持現有客戶的穩定性以及持續拓展新的大客戶,將其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由于大客戶變動頻繁,按照“按需采購”的模式,公司的供應商也具有多變的特點。
據披露,報告期內,除了戴爾(中國)有限公司一家企業外,其余每年的前五大供應商對于公司來說均為“新人”。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其當期采購總額的23.98%、23.73%、43.59%;其中,2020年采購額占比較高主要系當期向新增的第一大供應商——深圳市志美實業有限公司的采購額較多所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