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14:0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沈玉潔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翻閱過往財報發現,這也是光線傳媒自2011年上市以來,業績下滑最嚴重的一年。
4月18日晚間,眾多影視投資者眼中的“優等生”光線傳媒披露了2020年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0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11.59億元,同比下降59.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1億元,同比下降69.28%。
《國際金融報》記者翻閱過往財報發現,這也是光線傳媒自2011年上市以來,業績下滑最嚴重的一年。
不過,在不少投資者眼中,雖然凈利下滑近七成,但光線傳媒2.9億元的盈利表現已經稱得上可圈可點。據此前各家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去年多家影視公司虧損超10億,預計盈利的影視上市公司僅有3家,光線傳媒就是其中之一。
這份財報也得到了二級市場的積極反饋。4月19日,光線傳媒股價報收12.07元,上漲2.37%。
眾所周知,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侵襲下,影視行業遭受重創,影院停擺半年,新片或撤檔或延期,影片拍攝進度減速,業內公司發展舉步維艱,光線傳媒也無法獨善其身。
半年度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2.59億元,同比下滑77.86%,同期歸母凈利潤為0.21億元,同比下降80.46%,但扣非后歸母凈利為-0.13億元,同比驟降119.22%,是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半年度虧損。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光線傳媒在財報中解釋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原定于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熱門影片《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已撤檔,因此上半年公司電影票房收入受到較大影響。
彼時,國海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朱珠指出,光線傳媒的業績下滑在預期范圍內,伴隨著7月20日院線復工開業,對內容需求提升,依托優質內容供給,光線傳媒下半年業績回暖可期。
正如朱珠所言,隨著影院的復工,影片的上映,光線傳媒在下半年實現扭虧。財報顯示,2020年下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約9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2.48億元。
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電影及衍生業務實現營收9.4億元,占營收的比重達81.2%,電視劇業務下半年未出現明顯增長,為1.54億元,經紀業務及其他的收入為6376萬元,占比較2019年有所提升,為5.5%。
電影及衍生業務營收的增長主要歸功于《姜子牙》等影片的上映。光線傳媒財報顯示,2020年下半年,光線傳媒及子公司參與投資、制作、發行的院線或網絡電影共有9部,總票房約為62.85億元,其中,主投的《姜子牙》累計票房達16億,《如果聲音不記得》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票房達3.3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16億元的票房對于在動漫領域野心勃勃的光線傳媒來說并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
2019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豪取50億票房,并創下多項紀錄,讓主投方光線傳媒賺的盆滿缽滿。因此,同為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的《姜子牙》也曾被業內寄予厚望。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姜子牙》上映前,預售就突破億元,首日票房達到3.6億元,一度成為國慶檔票房冠軍。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口碑的兩極分化和票房的一路走低。彼時,有現場觀眾告訴記者,《姜子牙》劇情拖沓、邏輯混亂,且人物塑造不喜人,“本來是沖著《哪吒》的口碑來的,結果是兩部完全不相關的電影,這讓我很失望”。
近年來,光線傳媒一直發力動漫領域。其在2020年財報中也明確表示,公司正致力于打造“神話宇宙”系列作品。
在《姜子牙》影片最后,光線傳媒預告了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打造的新片《深海》,但僅稱“即將上映”,未預告檔期。最新財報顯示,《深海》仍在制作中,上映時間待定。此外,《大魚海棠2》《西游記之大圣鬧天宮》《鳳凰》等在制作中,《哪吒2》《姜子牙2》等還在前期策劃中。
光大證券在今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光線傳媒影片內容儲備豐富,動漫賽道優勢獨特,對精品動畫電影戰略重視度繼續提升。
至于《姜子牙》的口碑折戟是否會影響光線傳媒后續的“神話宇宙”的打造進度,《國際金融報》記者今日采訪了光線傳媒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