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08:2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該公司專業從事快速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的研發、制造、營銷及服務,是國內POCT的龍頭企業之一。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兩大主業繼續突出,萬孚生物2020年業績再次大增!自上市以來該公司已連續5年大幅增長。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讓該公司未來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會走的更穩。
業績連年大增
3月30日晚間,萬孚生物發布了2020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34億元和5.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63.67%和59.08%;營業收入約為28.11億元,同比增長35.64%;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87元,同比增長64.04%。
2015年6月上市登陸A股市場的萬孚生物屬于醫療器械業下的體外診斷行業。該公司專業從事快速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的研發、制造、營銷及服務,是國內POCT的龍頭企業之一。
年報顯示,2020年萬孚生物有86.49%的收入來自體外診斷產品,13.51的收入來自其他產品。如果按具體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1.7%的收入來自傳染病監測,20.27%的收入來自慢性病檢測,5.96%的收入來自妊娠及優生優育檢測,8.56%的收入來自毒品藥物濫用檢測。
自上市以來,萬孚生物實現了較高的業績增長,從2015年至2020年,萬孚生物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4.9%、20.17%、45.83%、49.6%、38.28%和59.08%,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也從2015年的1.02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5.9億元。
POCT國產替代市場空間大
作為國內POCT市場上的龍頭之一,POCT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直接決定了萬孚生物未來的增長空間。數據顯示,全球POCT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202億美元,預計2021年可以達到350億美元,2016年至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2%。
雖然我國的POCT產業起步較晚,但是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2016年我國POCT市場規模僅為61.75億元,預計2021年可以達到176.52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23%,增速遠高于全球整體水平。
另外,隨著我國分級診療政策的實施,我國基層對于血氣、血凝、糖化血紅蛋白、心肌損傷標志物等項目的檢驗需求將大幅度提升;而胸痛中心的建設將推進對于POCT這種快速、便捷、可移動的產品的需求,截至2019年國內已通過認證的胸痛中心總數達到1378家,其中標準版的758家,基層版620家。
但遺憾的是,國外巨頭占據著我國POCT市場的“半座江山”。2017年我國POCT市場中,羅氏診斷以2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羅氏、強生、雅培三大進口品牌合計市占率超過50%,國內企業三諾生物、萬孚生物和基蛋生物的市占率分別為8%、7%和4%。
兩大主業繼續突出
截至目前,萬孚生物現有免疫膠體金技術平臺、免疫熒光技術平臺、電化學技術平臺、干式生化技術平臺、化學發光技術平臺、分子診斷技術平臺、病理診斷技術平臺,以及儀器技術平臺和生物原材料平臺,并依托上述九大技術平臺形成了心腦血管疾病、炎癥、腫瘤、傳染病、藥物濫用、優生優育等檢驗領域的豐富產品。
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傳染病檢測產品超過慢性病檢測成為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塊,占比51.70%;慢性病檢測產品的收入比2019年下降了5.96%,2020年的營收占比為20.27%。傳染病檢測產品和慢性病檢測產品是該公司毛利率最高的兩個產品,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76.57%和79.11%。
濫用藥物檢測和妊娠及優生優育檢測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56%和5.96%??偟脕砜矗陙碓摴镜穆圆z測業務和傳染病檢測業務近年來增長迅猛,2020年兩者合計營收占比超過了70%,是公司業務增長的主要看點。
研發投入不減速
在研發投入上,2020年,萬孚生物的研發費用為2.79億元,同比增長了74.16%。近三年來該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在逐年增長,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457人、532人和706人;研發人員占比分別為20.29%、21.49%和24.1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5%、9.17%和11.36%;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投入的比例為11.01%、15.76%和12.51%;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我4.8%、7.01%和6.48%。
近年來,萬孚生物積極布局化學發光和分子診斷領域。在化學發光領域,該公司的新血栓六項將助力其化學發光業務在國內中高等級醫院終端覆蓋率的提升。在分子診斷領域,萬孚生物與iCubate、Biocartis的戰略合作穩步推進,萬孚倍特的全自動核酸分析系統及配套的血流感染試劑盒均處于報證階段,未來將為該公司貢獻業績。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常規檢測各業務條線影響程度各異,從長期來看,萬孚生物的業績增長具備可持續性。在國內市場上,該公司的免疫熒光平臺今年上半年的業務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但下半年隨著醫院經營回歸常態加速恢復。在海外市場上,該公司的美國子公司的毒檢業務、國際事業部的免疫熒光平臺業務表現較為突出,拉動海外業務整體實現快速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