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13:2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潤雙鶴未來將致力于打造4種能力:卓越運營能力、研發創新能力、投資并購能力以及國際化能力。卓越化運營和研發創新都需要借力外延式的發展來實現,投資并購將起到重要作...
華潤雙鶴董事長馮毅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醫藥改革政策頻繁出臺,對仿制藥行業的影響巨大,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公司為此制定了“低成本、多品種、大規模、高質量”戰略路徑,并調整了組織架構。未來公司將加速創新轉型,中長期業績穩健增長可期。
馮毅表示,為適應轉型創新,公司采取多元化激勵手段助力創新事業健康穩定發展。未來將在引進領軍人才、打造研發梯隊、優化激勵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激發研發組織活力。
制定發展方向
華潤雙鶴從事藥品開發、制造和銷售,搭建了慢病業務、專科業務和輸液業務三大平臺。
公司慢病業務擁有復方降壓0號、糖適平、壓氏達、穗悅系列等多個產品;專科業務聚焦兒科、腎科、精神/神經領域,擁有珂立蘇、小兒復方氨基酸、腹膜透析液、丙戊酸鎂緩釋片等產品;輸液業務方面,基礎輸液處于輸液行業第一梯隊,BFS吹灌封一體化輸液產品市場份額保持前三位。目前,公司擁有19個億元級產品,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群。
馮毅表示,醫藥改革政策頻繁出臺,仿制藥行業面臨巨大壓力,推動行業加速洗牌。優秀企業會更加凸顯,管理不到位的企業被加速淘汰出局。藥品帶量采購使得中標藥品價格下降,但也帶來銷售量提升。考慮到生物制藥的研發和生產需要較長時間積累,未來較長時間化學仿制藥仍是老百姓主要的治病藥品。
馮毅表示,華潤雙鶴將加快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取得參加集采的資格。同時,通過原料制劑一體化、內部技改以及生產基地的調整合并、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升等工作,使得公司的系統成本能夠經得起集采的考驗。
創新轉型方面,馮毅表示,希望經過5-10年的創新轉型,使得雙鶴的創新藥能成為公司的重要引領力量,成為創新驅動型企業,“醫改政策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隨著行業的洗牌和調整,公司未來發展空間會更大。”
調整組織架構
馮毅表示,華潤雙鶴的戰略布局是一個繼承和揚棄的過程。近幾年,公司的業務結構主要圍繞“1+1+6”戰略展開。“1+1”就是1個慢病平臺和1個輸液平臺,“6”指的是心腦血管、兒科、精神/神經、呼吸、腎科和麻醉鎮痛6個專科業務領域。
“在這一戰略布局下,華潤雙鶴從過去的大輸液企業發展成為慢病、輸液和專科三大業務齊頭并進的業務結構。公司致力于打造億元產品群,通過推出一些重磅藥和服務,提升產品市占率。”
馮毅認為,隨著政策的變化,公司戰略將隨之調整。在繼續打造重磅藥的同時,公司制定了“低成本、多品種、大規模、高質量”戰略路徑,提出“1+1+1+X”的戰略布局,準備進入20個甚至更多的領域。“1+1+1”指的是1個慢病普藥平臺、1個跨科室的輸液平臺、1個創新藥平臺,X指的是X個專科領域,包括心腦血管、兒科、腎病、精神/神經、呼吸、麻醉鎮痛等。
馮毅表示,公司已形成總部及四中心管理架構。隨著業務的發展,新并購企業的加入,以及一體化公司、事業部的組織設置,原來中心管理架構下的多層級審批機制,制約了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政策調整與市場環境變化給公司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為更好地應對行業環境變化,加強一線業務的快速響應及快速決策,公司于2020年6月啟動組織變革項目。到2020年9月,最終確定了公司的組織架構設置、管控模式與權限設置等事項。
馮毅介紹,總部由原來的10個部門、4個中心調整為11個部門、2個中心(研究與發展中心、財務管理中心)。二級單位由原來的事業部、一體化公司等17個業務單元,調整為6個事業部(北京事業部、慢病事業部、工業園事業部、輸液事業部、普藥事業部、原料藥事業部)、2個專科公司(上海公司、湘中制藥)。華潤雙鶴對二級單位實行戰略管控。
馮毅表示,此次組織架構變革是在保證合規的前提下,充分放權,在營銷管理、生產管理、研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8個方面向事業部下放了27項權力,使得業務單位在應對政策變化時能夠盡快做出決策,激發組織活力,實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縮短管理流程,落實公司戰略。
加大研發投入
“產品創新是公司總部的重要工作之一。”馮毅表示,公司明確了研發創新升級的路徑和方向:對標一流制藥企業,加快進行高難度仿制藥研究能力建設,積極推進轉型創新,從普通仿制藥向差異化仿制、改良型新藥發展,逐漸開展化學創新藥、生物藥的研發,通過自研疊加外部并購,雙線并舉加速仿制藥產品獲取,引領產業升級,生產國際領先的藥品,滿足公眾對更優秀產品的需求,構建業務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馮毅介紹,公司總體研發思路是在立足現有產品一致性評價和仿制藥開發基礎上,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進創新轉型。挖掘老品種,聚焦首仿和高壁壘藥物,2020年和后續幾年會加強仿制藥和一致性評價的開發。創新轉型方面,加大制劑改良型藥物開發力度,并逐步進行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的開發。2021年會著力建設創新技術平臺,尤其是在緩控釋和透皮貼劑領域布局,包括高技術壁壘的仿制藥、差異化仿制藥。
馮毅表示,2020年以來,公司研發創新取得積極成果,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獲批4個(匹伐他汀鈣片、纈沙坦膠囊、纈沙坦氫氯噻嗪片、蒙脫石散),仿制藥獲批4個(枸櫞酸咖啡因、普瑞巴林、維格列汀、鹽酸氨溴索氯化鈉注射液)。另有多個一致性評價或仿制藥項目申報。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2個產品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
研發人員方面,馮毅表示,華潤雙鶴現有5個研發中心,研發人員400余名,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占比約35%。其中,總部研發中心和賽科研發中心規模相對較大,體系較完備,研發技術能力較強。
馮毅表示,為適應轉型創新,調整研發人員的激勵機制,公司采取多元化激勵手段助力創新事業健康穩定發展。啟動籌建新藥發展專家委員會,借助外腦為公司步入創新藥研發提供咨詢和技術支持。未來將在引進領軍人才、打造研發梯隊、優化激勵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激發研發組織活力。“下一步公司會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中期看,2025年公司的研發投入計劃占營收的10%。這是一個較大的提升。”馮毅表示。
尋求并購標的
“公司正在積極尋找符合公司戰略的并購標的。”馮毅介紹。
2020年12月,華潤雙鶴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收購東營天東制藥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議案》。根據公司整體戰略規劃,為進一步豐富心腦血管抗凝領域產品、獲得抗凝領域技術平臺,公司擬利用自有資金收購天東制藥38.75%的股權,收購價格為3.41億元。
馮毅表示,華潤雙鶴未來將致力于打造4種能力:卓越運營能力、研發創新能力、投資并購能力以及國際化能力。卓越化運營和研發創新都需要借力外延式的發展來實現,投資并購將起到重要作用。
馮毅表示,目前公司各項業務運轉正常。公司業績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恢復,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疫情對不同產品的影響不同:自我診療產品,特別是感冒類、預防類的產品銷量有所上漲,雙鶴此類產品較少;半自我診療產品,比如慢病類產品可以通過醫院處方及線上(包括藥店、社區)處方購買,且處方量由一個月調整至三個月,疫情對其影響相對較小。其中,延續處方受疫情影響不大。通過醫院救治產生的處方,比如抗生素、輸液等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醫院就診人數和住院人數大幅下降,而三季度開始恢復。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