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5:16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司藍牙音頻SoC芯片系列產品也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6.33%、38.24%、47.25%、63.34%。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炬芯科技”)主營業務為中高端智能音頻SoC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專注于為無線音頻、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智慧物聯網領域提供專業集成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藍牙音箱、藍牙耳機、藍牙語音遙控器、藍牙收發一體器、智能教育、智能辦公、智能家居等領域。
炬芯科技目前已形成了以藍牙音頻SoC芯片系列、便攜式音視頻SoC芯片系列為主導產品的業務競爭模式。在AirPods引爆了TWS耳機熱潮下,國內外廠商加大了出貨量。截至2019年,公司該系列產品的銷量增至4,215.26萬顆。
因而公司藍牙音頻SoC芯片系列產品也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6.33%、38.24%、47.25%、63.34%。
其中,七成以上又來自于藍牙音箱SoC芯片的銷售收入。
由于公司采取的是Fabless 模式經營模式,即無晶圓廠制造模式,只專注于集成電路的設計業務;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分別委托晶圓制造企業、封裝測試企業代工完成。
報告期內,公司晶圓供應商主要為中芯國際(57.150, -2.16, -3.64%)、聯華電子、臺積電,封裝測試供應商主要為天水華天、通富微、矽品。公司向前述供應商支付的晶圓采購及封測服務費的合計金額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6.18%、56.81%、63.61%、72.14%,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累計虧損上億 利潤依靠政府補助
從公司產品銷量來看,炬芯科技當前已小有規模。但是公司整體業績仍難有較大突破,甚至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截至2020年9月30日,炬芯科技母公司報表未分配利潤為-46.13萬元,合并報表未分配利潤為-12,254.98萬元,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較大。
業績表現上,據申報稿,炬芯科技2017-2020年1-9月的報告期,實現營收3.07億元、3.46億元、3.61億元、2.59億元,而同期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68.52萬元、4,314.91萬元、5,035.67萬元、880.84萬元。公司雖在2018年扭虧為盈,但整體增長相對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報告各期利潤主要依靠政府補助。扣除政府補助后,公司仍是虧損經營。
2018-2020年1-9月,炬芯科技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4108.34萬元、5553.72萬元、2084.52萬元,分別占當期利潤總額的95.21%、110.29%、236.65%。在扣除了政府補助后的利潤分別206.57萬元、-518.05萬元、-1203.68萬元,虧損面進一步擴大。
2017年公司虧損4,468.52萬元,是因為公司實施了激勵計劃,合計確認股份支付費用為3,713.78萬元,雖然當期收到了2346.25萬元的政府補助,也仍填補不了虧損面。再是,公司2018年雖然扭虧了,主要是實施的股份支付減少,僅支付了2.28萬元,同時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增加,這才小有盈利。
可以看到,炬芯科技短期內或仍無法實現真正的盈利。并且,公司表示,預計短期內也無法完全彌補以前年度的累積虧損。
寡頭主導競爭格局 短期突圍或較難
自蘋果掀起TWS的熱潮,安卓市場跟進,背后產業鏈充分受益,特別是以藍牙主控芯片為核心部件的廠商。目前市場已達成共識,TWS耳機市場將是千億級賽道。
當前,藍牙芯片中高端市場參與者包括蘋果、高通、三星、索尼等國際廠牌。現階段國內的眾多芯片廠商包括博通集成(80.930, -3.19, -3.79%)、炬芯科技等,加速布局TWS主控藍牙芯片市場,卻也受制于行業寡頭競爭格局的影響,挑戰不小,但也取得一些成績。截至2020年10月,國內TWS主控藍牙芯片廠商超22家,推出63款芯片產品。
報告期各期,炬芯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4.46%、39.19%、37.52%、37.25%,比較穩定。若毛利率能一直保持并有所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扭虧為盈或不難。
但是,由于芯片生產周期較長且上游供應商較為集中,在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和上游產能緊張的情況下,公司為保障供貨,需要提前下訂單,并需要根據市場未來預計情況進行適度備貨。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委托加工方面,若產業鏈上游供貨短缺情況持續加劇,將對公司產品出貨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此外,若在某一環節的質量把控不嚴,則又不可避免的會對最終芯片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帶來影響,進而影響貨物交割。
報告期各期末,炬芯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8,201.46萬元、9,559.01萬元、6,789.90萬元、6,912.34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05%、26.56%、21.25%、16.70%,持續處于較高水平。若市場需求環境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寬銷售渠道,或導致存貨積壓,造成較高的存貨跌價。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炬芯科技六成以上營收來自境外,據了解,公司商品的境外銷售均由境外全資子公司香港炬力完成。貿易摩擦將是影響公司業績不可回避的風險。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戶中,除富威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為行業知名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外,其余客戶均為方案商、模組組件制造商。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的IP的主要供應商為ARM、MIPS、CEVA、智原微電子和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EDA的主要供應商為 Mentor Graphics、Cadence、Synopsys。
可以看到,公司相關的研發技術一定程度上依賴國際廠牌,需獲得相關EDA工具和少量的IP供應商的技術授權。若國外的EDA工具供應商不對公司進行技術授權,則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炬芯科技大部分IP雖是自研,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專利共259項,其中在中國大陸獲得229項,包括發明198項,實用新型13項,外觀設計18項,但真正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僅5項左右。
CPU芯片方面,高通又穩坐頭把交椅。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國內相關企業發展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以及晶圓制造代工和封裝測試的國產化設備材料方面,技術上若突破不大,出貨速度亦會相對不及預期。
集成電路產業鏈全球化程度很高,從晶圓生產到IP授權、EDA軟件使用等集中度較高,寡頭的占據著較大的話語權,規模較小企業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炬芯科技將如何突圍?
據悉,炬芯科技本次擬募資3.52億元,1.27億元將用于智能藍牙音頻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超低耗能MCU研發擬投入6728.07萬元;研發投入5751.05萬元;以及儲備資金1個億。
此次,炬芯科技選擇的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而就當前炬芯科技的經營成果,以及因為累計虧損拖累業績的情況,市場質疑其超額募資。按其本次公開發行不低于25%的股權計算,若炬芯科技成功募集資金,其估值約為14億元,未能達到15億元。
據申報稿,炬芯科技的控股股東為珠海瑞昇,葉氏家族通過珠海瑞昇持有炬芯科技30.85%的股權;炬芯科技實際控制人為葉氏家族合計控制公司34.01%的股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