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08:2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宋薇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進入2021年,期貨市場新品種擴容呈加速之勢。繼生豬期貨1月8日上市之后,證監會近日批準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花生期貨交易,花生期貨合約將于2月1日上市。...
花生期貨獲批上市,油脂油料行業再添風險管理工具
進入2021年,期貨市場新品種擴容呈加速之勢。繼生豬期貨1月8日上市之后,證監會近日批準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花生期貨交易,花生期貨合約將于2月1日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花生期貨符合國家支農惠農政策,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保障油脂油料供給安全的戰略方針,對花生行業具有積極意義。
“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魯豫”。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列居世界第一。國內方面,花生種植與生產主要集中在河南與山東,兩省總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4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花生總產量1215萬噸,總產值約911.3億元。由于花生種植收益較高,近些年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花生種植成為主產區多數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花生是完全市場化的品種。自2014年以來,國內花生價格波動幅度加大。2018年8月至今,國內花生價格重心逐步抬升,2019年新產季花生價格漲至7300元/噸,到2020年新產季花生價格已達9400元/噸。
目前大宗油料作物油菜、大豆、棕櫚均已上市相應期貨品種,相關油脂油料產業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和期權工具規避原料價格波動風險,但由于花生期貨尚未上市,導致銷售端缺乏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上市花生期貨的呼聲日益強烈。
市場人士表示,花生現貨市場結構松散,種植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終端銷售主要以經紀人及貿易商銷售為主。現貨報價較為混亂,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級別存在價格差距,權威報價缺失。農戶及企業生產經營因缺乏有效的價格信號,面臨較大風險。上市花生期貨,有利于提供遠期價格指導和風險管理工具,在頻繁波動的價格面前,引導農戶科學種植、產業企業理性采購。
中原期貨農產品研究員潘越凌對記者表示,花生期貨還可與目前已上市的菜油期貨形成聯動,進一步豐富油脂油料行業風險管理工具,完善油脂油料期貨品種體系。
此前,鄭商所發布了《關于花生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征求意見的公告》(下稱《公告》),面向全市場公開征求對花生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的相關意見建議,反饋截止日期為1月14日。根據《公告》,花生期貨的交易代碼為PK。交易單位為5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2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與最低交易保證金為±4%與5%的組合。最后交易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倉單交割的最后交割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3個交易日,車(船)板交割的最后交割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次月10日。
記者從鄭商所獲悉,花生期貨擬采用“車(船)板+廠庫”交割方式,交割地點擬設在花生主要產區及貿易區域,具體包括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等五省。花生期貨上市初期,交易所擬將河南、山東及河北三省設置為基準交割區域,待花生期貨上市運行穩定后,考慮將遼寧、吉林兩省設置為非基準交割區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