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3:21 | 來源:網易新聞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內蒙古嘉易實業集團消息,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園區鋼結構環保封閉倉一期工程于2020年12月29日通過了呼市生態環境局...
據內蒙古嘉易實業集團消息,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園區鋼結構環保封閉倉一期工程于2020年12月29日通過了呼市生態環境局、呼市電視臺、呼市晚報、呼市晨報等監管部門與媒體的現場視察與專項驗收,已達到環保整改要求,園區內已建成封閉環保倉的76家企業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困擾許久的煤粉塵治理問題得已有效解決。呼市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呼和浩特新聞》對此次整改成效進行了全面報道。
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報道
可以說,此次整改驗收成果標志著園區積極響應號召,配合地方環保部門工作,在推進環保設施創新、步入環保標準化生產軌道、樹立環保標桿企業等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彰顯了園區在優化發展方式、建設綠色生態企業方面的新風范。(來源:內蒙古嘉易實業集團—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園區)
據悉,托克托嘉和煤炭物流綜合園區是嘉易集團重點投資項目,是政企合作共建區域煤炭物流示范園區的重要實踐。園區位于托縣S103省道59公里處,總占地2萬畝,規劃總投資50億元,是自治區級“服務業集聚區”。多年來,園區始終秉承“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集煤炭交易、煤炭物流、能源供應、白貨物流貿易、網絡科技服務、物流信息服務等產業為一體的地區性綜合物流園。
依托實體運營優勢創新煤炭物流供應鏈發展
據園區負責人介紹,園區目前入駐優質煤炭企業近80家,煤炭年吞吐量達4000萬噸,煤炭輸送服務范圍直達呼包鄂、晉陜蒙、乃至北方五大港口。園區基于實體運營優勢,依托專業網絡科技研發團隊,投資開發在線化平臺“墨兔無車承運”與“e物流”,通過“互聯網+物流“來優化和改變傳統大宗商品物流運輸行業的模式,為貨主、信息部、車主提供溝通的橋梁,在線提供倉儲管理、信息發布、內部管理、采購管理、貨物管理、運輸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在線下,依托園區完善的公路物流運輸體系及可輻射地區的豐富大宗物流運輸資源完成自有運力整合,并與晉豐元現代鐵路物流園達成戰略合作,形成短距離與長距離運輸優勢互補,全面打通區域煤炭及大宗商品公鐵聯運快捷新通道。在與晉豐元的合作中。目前,有6條長度1700m的萬噸裝車線,12個站臺,接軌京包線呼和浩特南站,可實現年運輸能力3000萬噸。線上創新物流供應鏈平臺與線下公鐵聯運的有效結合為園區可輻射地區能源供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集群經濟體典范 反哺地方經濟與生態
園區經多年的發展,在建設運營中切實發揮了集聚區的作用。園區運營單位年度收入約1.5億元,園區整體年度利稅2億元,已吸納就業2000人,帶動城鎮就業近2萬人次。園區按政府“劃行規市”要求,斥資2億元完建的7萬平米嘉和物流城,科學布局商業服務區、煤炭物流供應鏈產業總部區、土特(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汽修汽配城四大功能區劃,可容納近千家煤炭物流企業及衍生服務企業入駐,已成為首府地區體量較大的集行政辦公、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煤質檢驗、汽修汽貿及生活娛樂于一體的產融結合商業綜合體。
園區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為賴以生存地區逐漸惡劣的生態狀況與營商環境憂心,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積極思考與探索地方經濟發展與企業環境保護互促共進、相得益彰的有利舉措。在生態與營商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園區本著“先縮小治理范圍、再綜合治理”原則,充分利用嘉和物流城的產業集群優勢,將103沿線小、散、亂經營的煤場、煤炭物流衍生服務業集中吸納整合到園區范圍內進行統一規范管理,為托克托縣清理103沿線違規煤場、騰退違規占地、減少稅源流失、帶動就業、規范煤炭物流市場經營做出較為突出的貢獻,也為推動區域物流產業升級打造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綜合化園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化環保管理 樹行業生態建設標桿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園區積極推行生態經營的先進理念,從可持續發展大局出發,增強環保責任意識,把環保改造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使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融為一體,將強化環保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截止2020年底,已投入環保治理及改造升級資金近6億,主要環保治理措施有兩方面:一是硬件環保設施的不斷提升改造;二是強化屬地監管,形成園區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園區在投資2億元完建綠化帶、購置專業環保治理車輛、聘請專業環保治理團隊、安裝專利布袋除塵環保設備以及建設15萬平米防風抑塵網的基礎上,2019年6月,再追加投資4億元,歷時一年半,建成大型鋼結構環保封閉煤倉一期工程150萬平方米。雖然封閉環保倉一期建設工期受新冠疫情及建設資金籌措困難的影響,有所滯后。但園區領導班子在市、縣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下,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多方籌措資金,堅決打好這場環保改造升級的攻堅戰。
在2020年5月疫情影響減弱后,園區爭分奪秒加緊施工進程,把落下的時間補回來,按政府環保部門要求,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全面完成一期工程的后續建設。建成的封閉環保煤倉跨度90米,高16米,單倉建筑最大面積近23000平方米,實現了煤炭出入倉全封閉作業,倉內設置足夠數量的噴淋裝置,向煤堆不間斷灑水進行內部抑塵、降溫處理,使抑塵效果達到環保標準,總治理面積達3300畝,生態指數及作業效率在區域同業內首屈一指,開創所在區域大型環保煤倉建設的先河。
企業越大,責任也越大。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對煤炭物流園環境治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嘉和煤炭物流園區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必須承擔、發揮綠色發展的帶頭作用。作為自治區級煤炭物流及衍生服務業的集聚區,嘉和園區代表著區域煤炭行業的環保水準,就必須在環境保護方面樹標桿、作表率,這也是園區堅持綠色發展,實現生態化發展、環保節能、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承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