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4:39 | 來源:中金在線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2020年A股正式收官,公募基金再度把握“結構性牛市”,“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回看2020年,年初疫情突發,春節后市場恐慌A股超跌,十幾家基金公司接力“自...
伴隨2020年A股正式收官,公募基金再度把握“結構性牛市”,“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回看2020年,年初疫情突發,春節后市場恐慌A股超跌,十幾家基金公司接力“自購”,逆勢買入。其中,天弘基金自購5億元(含全資子公司天弘創新管理有限公司),居公募基金自購金額榜首,2020年底收關時浮盈超1.5億元(收益僅統計其母公司,自購金額約3.5億元)。
天弘基金及其子公司2020年初自購的5億元分別申購其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天弘文化新興產業、天弘周期策略、天弘優質成長企業、天弘港股通精選4只權益類基金。
從收益水平看,根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述4只基金2020年收益率均超30%。具體看,由天弘基金田俊維管理的天弘文化新興產業,2020年凈值增長率為40.75%;由天弘基金谷琦彬管理的天弘周期策略混合和天弘優質成長企業精選兩只基金也有不錯表現,2020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47.22%和65.06%;由天弘基金劉國江管理的天弘港股通精選A2020年凈值增長率為31.56%,超越基準收益率超過38個百分點。根據上述數據,若不考慮基金申購費用進行估算,天弘基金在這4只基金總投入約3.5億元,浮盈約1.56億元(投入、收益統計不包含天弘全資子公司天弘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初的這場自購潮中,天弘基金一些基金經理也大膽自購。例如,2020年初天弘文化新興產業基金經理田俊維也自購100萬,與持有人一起踐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目前來看,也享受到了2020年的市場行情。
投資大師索羅斯曾經說過:“在資本市場獲利,回報率只是一個符號,而構成這個符號的不只是智慧和實力,更重要的是勇氣和信心。市場底部的大膽認購,既需要勇氣,也需要對自身投研實力的信心。
經歷過2018年的投研改革,天弘的主動權益投資的定位不是選股票,而是專注于投資優秀的企業以及企業家,通過投資優秀的企業帶來可靠的收益。真正正確的股票投資行為只有一種,就是選擇具有顯著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長期持有。事實上,只有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才會可持續獲得利潤,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不會長期獲得超額利潤,經常是短期有一些成長而已。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天弘文化新興產業成立于2017年8月9日,成立以來完整年度業績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14.77%(-21.08%)、87.84%(27.73%)、40.75%(21.38%)。天弘周期策略成立于2009年12月17日,成立以來近10年完整年度業績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5.66%(-18.60%)、3.18%(5.83%)、24.77%(-6.65%)、24.95%(39.63%)、66.70%(6.84%)、-28.61%(-8.59%)、22.34%(14.78%)、-27.09%(-18.09%)、41.50%(26.80%)、47.22%(20.35%)。天弘優質成長企業精選基金成立于2019年10月18日,成立以來完整年度業績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65.06%(17.69%)。天弘港股通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成立以來完整年度業績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31.56%(-6.49%)。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