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6 10:0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監管對再融資的“松綁”,11月以來已有近50家上市公司“應時而動”,相繼披露定增預案,較上半年月均28家的數量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原創: 林淙 吳正懿
隨著監管對再融資的“松綁”,11月以來已有近50家上市公司“應時而動”,相繼披露定增預案,較上半年月均28家的數量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記者注意到,緊跟政策風向,近期以“補流”和“償債”為主要募資用途的案例大量涌現。值得玩味的是,較高的負債、緊張的現金流等,成為勾畫這些公司“群像”繞不開的特征。
再融資回暖
一度沉寂的再融資市場,被監管的一則利好喚醒了活力。11月9日,證監會修訂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于引導規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從募資用途與時間間隔兩方面放寬了再融資的政策限制。
具體來看,監管首先明確了通過配股、發行優先股或董事會確定發行對象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資金的,可將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這意味著再融資的投向重新放寬。
另外,對再融資時間間隔的調整也是此次修訂的重點內容:允許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或募集資金投向未發生變更且按計劃投入的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不受18個月融資間隔限制,但相應間隔原則上不得少于6個月。
“這相當于在時、空上都賦予了再融資更多的可能性。”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最近很多企業的融資意愿都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比照此前的規定不難看到,新規從多個維度“松綁”再融資。對此,市場也報以極大的熱情。記者統計發現,僅11月就有40家上市公司迅速行動起來,祭出增發預案,較10月份的24家上漲了66.67%。其中,并購類占據半壁江山,云南白藥(76.830, 0.23, 0.30%)、巨人網絡(19.370, -0.20,-1.02%)、世紀華通(21.120, -0.18, -0.85%)和沙鋼股份(9.510, 0.09,0.96%)等公司的募資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上。
募資用途轉向
以新規的發布為分水嶺,此前以收購資產和項目融資為主的募資用途,現在被大量代之以補充流動性和償還債務。
英唐智控(4.720, -0.05, -1.05%)12月3日晚間公告,擬募資不超過21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而此前的方案顯示,僅有3億元被用作補充流動資金,另外12億元和6億元則分別用于收購吉利通100%股權、前海首科60%股權。英唐智控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調整是為了加快引入戰投,實現業務增長。
與英唐智控類似,世紀華通也對前期預案進行了調整,并于11月10日公布了重組草案。與上一輪方案相比,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此次配套募資的上限由31億元上調至61億元,其中29.29億元用于支付現金對價,剩余31.71億元用于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和支付發行費用及中介機構費用。值得注意的是,“補流”事宜在此前的公告中并未被提及。
“政策調整無疑是世紀華通此次方案變化的重要原因。將部分配套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可以為重組后續的整合產能留出一定空間。”有業內人士表示。
更多的公司在方案面世之初,就將補流和償債作為募資的最終“歸宿”。
11月24日,連云港(3.220, -0.02, -0.62%)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向控股股東港口集團募集不超過6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同日,匯金通(9.300, -0.05, -0.53%)也在其定增預案中披露,擬向天津安塞募資不超過4億元,主要用于補流及償債,希望能在引進戰投的同時“回回血”。
“增發融資如果拿來補流,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的運營壓力;拿來償債,也能降低財務費用。”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這不僅有利于紓解部分企業的資金困難,也有望促進市場的整體回暖。”
負債高成通病
“高負債率”、“手頭緊”是這批再融資企業的一個共同特征。
方正科技(3.000, 0.27, 9.89%)(維權)11月26日晚披露定增預案,擬向公司控股股東方正信產募資不超10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其他有息負債。
方正科技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公司負債合計為87.5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5.45%,明顯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公司在公告中坦言,當前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已限制了未來的債務融資空間。按照10億元全部用于償債來測算,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并使用完畢后(不考慮發行費用影響),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降低至66.83%。
11月28日,ST運盛(4.700,-0.09, -1.88%)拋出預案,擬向控股股東藍潤資產定增募資不超過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原因在于,隨著原材料采購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支出的增長,公司的資金壓力不斷加大。與此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營收的比例分別達到95.32%和51.89%,亦對其流動資金形成了較大的占用。
受資金不足困擾的還有奇信股份(15.390, 0.16, 1.05%)。11月23日,奇信股份發布公告,擬發行不超過4500萬股,募資不超過10億元,用途同樣是全部償還銀行貸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財務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及一期,奇信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55%至58%的區間內。負債結構中,有息負債基本為銀行短期借款,高額的利息支出導致財務費用比例逐年攀升,公司正面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募資全部投向日常流動和償債,企業這方面的需求應該說是比較迫切的。”有投行人士表示,“當然,通過融資補血也是降杠桿的一種路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