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0:0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同樣的劇本再次上演,高位鈍化的“牛股”必康股份突然閃崩,之后匆匆停牌……不同的是,必康股份是新財富的大金主,新財富分析師也曾頻繁推薦。
同樣的劇本再次上演,高位鈍化的“牛股”必康股份突然閃崩,之后匆匆停牌……不同的是,必康股份是新財富的大金主,新財富分析師也曾頻繁推薦。
盡管推出了“國資20億舉牌+10高管1.5億增持”的復牌套餐,必康股份仍然連續跌停。
來自老區延安的國資3天已浮虧4個億,實控人李宗松的股權質押危機漸行漸近,他重金持有的另一只股票東方日升已經發生強制平倉。
1
上市前突擊分紅24億
現在大家熟知的必康股份是一家從事原料藥、中成藥以及化學藥品生產與銷售的制藥企業,但曾經必康股份是憑借殼九九久在2015年殺入資本市場的,2016年九九久更名為必康股份。
最吸睛的不是必康股份的借殼大戲,而是必康股份上市前夕豪放分紅23.8億元,將“上市為了圈錢”的A股劇本演繹得淋漓盡致。
數據顯示,2013年底,陜西必康賬面上的未分配利潤不過24億元,就在上市前夕,董事會決定“分錢”,23.8億元的分紅金額幾乎占比高達99%,相當于一次性將公司10幾年的凈利潤全部清倉,作為實控人的李宗松恐怕賺得盆滿缽滿。
然后,必康股份才開始了它在A股的圈錢運動,儼然將資本市場當作了 “印鈔機”。
從公司借殼上市以來的累計募資金額看,定增募資高達93.4億元,占比60.64%;發債融資47億元,占比30.52%。
左手清倉分紅,右手瘋狂圈錢,必康股份在資本市場“運籌帷幄”的這波操作果然666。
2
業績變臉毛利滑坡
再看必康股份基本面,一個最直觀的印象是,必康股份已經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處境。
以2018年中報為例,必康股份營收同比增加120%,但其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卻僅為2.8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已經是-5.5%。
其實“增收不增利”的趨勢從2017年年中就已形成。從數據可以看出,必康股份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已連續一年掉入負值區間,一改之前17%、153%、69%的高速度。
借殼上市后出現了明顯的業績變臉,而且毛利率也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回,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度負增長。
3
新財富“罩不住”的莊股
打開必康股份K線圖,不難發現,它是一只明顯的莊股,逆市創下歷史新高,并且在高位橫盤已久。
據業內人士分析,必康股份的莊家集中建倉是在2016年一季度過后,建倉籌碼基本集中在10元附近,莊家基本在2018年一季度獲利了結。二季度的那波10連陽拉升則是莊家的誘多行為。
作為一只莊股,必康股份與新財富頗有淵源。
在過去的兩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必康股份都拿下了獨家冠名,是名副其實的“金主爸爸”。
分析師們對必康股份也青睞有加,其中,不乏新財富分析師。
比如近年連續上榜的西南證券朱國廣團隊,今年 3月18日,他還給出必康股份增持評級,目標價29.44元/股。
還有入圍新財富的平安證券葉寅團隊,在3月、4月集中推薦必康股份,標題常用“打通醫藥產業上下游、新能源新材料前景廣闊”、“合并商業公司致營收大增,進一步聚焦醫藥主業”、“醫藥主業穩健增長、商業外延提速”等說辭。
4
三跌停后利空是否出盡?
如今,新財富風雨飄搖,必康股份的處境已今昔不同往日,三個跌停后利空真的出盡了么?天眼君提醒投資者兩點。
一是,必康股份的實控人李宗松在A股另一上市公司東方日升的股票正在頻繁爆倉。
自8月30日起,李宗松已連續9天被強制被動減持,雖然被動減持股數僅為875.8萬股,但這一消息折射的是,這一新晉延安首富日子似乎并不好過。
而且根據東方日升的公告,李宗松先生的減持計劃尚未全部實施完畢。值得注意的是,李宗松與其一致行動人新沂必康、陜西北度等在必康股份的質押率已接近90%左右,非常危險。
二是,必康股份在年底有天量解禁。
如果投資者沒有忘卻的話,天眼君開篇便提到,必康股份上市后就頻繁定增“補血”,3年已至,天量資金等待出逃。據數據顯示,2018年年底,必康股份的解禁數量將占到總股份的59.11%,要知道當前流通股只有20.33%。
5
革命老區4億浮虧“喜”提首家上市公司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雖然被深套的投資者想瘋狂出逃,但顯然一些國資卻仍要逆勢入場。
一定意義上來說,國資掃貨上市公司股權不僅成功地為上市公司鑲上“國資”背景,更成了緩解上市公司流動性的“救命稻草”。但對于這次國資來A掃貨的案例 ,延安市似乎比較著急,而且一出手就虧了4億。
為了5%參股必康股份、打破該市上市公司“光頭”記錄,延安國資出資20億元。
一方面必康股份的名稱將從“江蘇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延安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也從沿海經濟開發區變更至“延安市新區創新創業小鎮E區”。
另一方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還顯示,延安要支持必康股份成立延安首家財務公司,并與其共建智慧產業小鎮。
據專家分析稱,必康股份上市遷至延安不僅將為延安當地帶來可觀的稅收,同時也能助力延安市發展金融業,完善該市的金融產業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延安市政府雖然迎來了首家上市公司,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浮虧。
根據標的給出的價格,國資接盤的每股股價是25.42元/股,但如今必康股份股價只剩20.59元/股,20億元出資約浮虧 20%左右,也就是4億元左右。
“幸虧”今天緊急停牌了,不然延安國資浮虧4億的窟窿可能會越捅越大。(猶記得剛復牌三天...)
拆分這20億出資來看,17億都流入了必康股份實控人李宗松的口袋里,而且這17億股權中,李宗松要求在簽署框架協議起,就要在三個工作內轉讓預付款10億元,過戶后三個工作日內再支付余款。
不得不說,陜西有善“財技”者,李宗松是也。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