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09:5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與白酒行業比銷售、利潤,與葡萄酒、保健酒行業比增長,與啤酒行業比規模,黃酒行業過去的數年之中似乎充滿了“悲觀情緒”。
新浪財經梳理WIND數據發現, 2017年,古越龍山實現營業收入16.37億元,同比增長6.65%,凈利潤1.64億元,同比增長34.57%,其中營收實現了自2014年以來的3年連續增長,凈利潤則從2016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此外,官方數據顯示,古越龍山2018年1月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4723萬元,同比增長17%。
半年報顯示現金流量凈額降幅為189%
另在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年報中,古越龍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742萬元,和2017年上半年相比,降幅為189%。
公開資料顯示,古越龍山屬酒類制造行業,主要從事的業務是黃酒的制造、銷售及研發,生產黃酒原酒、黃酒瓶裝酒及少量果酒、白酒等。由于市場過于集中,黃酒企業在區域外的市場拓展所花費的大量推廣宣傳費用,轉化率低,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古越龍山銷售費用為1.41億元,和2017年上半年的1.10億元相比,增幅為29%,遠遠高于同期業績增幅。
斷崖下跌或因理財產品投資較同期降低317%
在很多人看來,放眼全國市場,除了江浙滬,黃酒似乎“并不流行”。回顧黃酒行業建國以來的發展,之所以從“國酒”變得“不流行”,其背后有灌裝等技術發展滯后、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產品出現、沒有跟緊消費升級趨勢、市場營銷手段落后等等原因。
大多數黃酒企業依然把市場推廣集中在傳統區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內耗,也限制了黃酒在全國范圍的推廣。由于市場過于集中,黃酒企業在區域外的市場拓展所花費的大量推廣宣傳費用,轉化率低,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新浪財經梳理wind數據了解到,在2018年1-6月,古越龍山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8億元,較同期降低了317%。
公司方面發表聲明稱,今年上半年現金流量凈額大幅降低主要系本期理財產品投資增加所致。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并未發生大的變化。同時,古越龍山方面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變動主要系本期支付貨款增加所致。(新浪財經 陳靖/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