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關稅最新調整尚未實施,進口車市場已現波瀾。6月21日,針對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車加征關稅的調整,多位汽車企業和4S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在售車型還是按照此前的價格銷售,但在7月6日關稅上調之后,新車的終端價格肯定會大幅上揚。
終端價格尚未變化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車型再加征25%的關稅。因此自7月6日之后,涉及美國造的進口車的關稅為40%。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進口車市場價格尚未出現變化。一位林肯經銷商表示,盡管還未到7月1日,但林肯中國在降關稅前1個月,就按15%的新關稅下調了全系價格,降價幅度為2萬-6萬元不等,目前經銷商處仍是按照關稅下調后的價格執行。
同樣,一家寶馬4S店銷售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尚未接到廠家的漲價通知,現在繼續按照關稅降低的價格執行。
不過,對于關稅的調整,經銷商對用戶訂車發出了價格風險的提示。“由于存在關稅調整風險,所以不推薦消費者訂購Model S和Model X的定制車,推薦選擇現車,如果一定要選擇定制車也是可以的,但價格會按照屆時關稅調整后制定。”一位特斯拉銷售人員透露,由于現在定制車將在4個月后交付,如果關稅升到40%,那定制車也將按40%的關稅來制定價格。而特斯拉庫存的現車都是此前關稅為25%時報關進入國內的,自5月22日國家公布整車關稅將降至15%的公告后,特斯拉已經進行過一次降價。目前,現車的價格是以15%的關稅為基準。
據了解,自5月2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降低進口車及零部件關稅后,進口車關稅從7月1日開始將從原來的25%下降到15%,降幅達10%。消息傳出,5月底,奔馳、寶馬、奧迪、林肯、福特、克萊斯勒等多家汽車公司紛紛發表聲明宣布降價。
值得關注的是,到7月1日前的過渡期內,目前在經銷商處銷售的車型承擔的關稅依然是25%,這意味著各品牌進口車推出官降政策,實際上是廠家自行承擔中間的差價,用于補貼消費者。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顏景輝看來,因為距離執行日期7月6日還有一段時間,這期間的價格還是按照之前關稅降低時實行的,因此在7月6日前這段時間內購買進口車是大好時機。
經銷商普遍存漲價預期
盡管對美國產的進口車市場加大了漲價預期,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截至目前,各品牌廠商并未對此次關稅上調作出回應。
據林肯內部人士透露,在加征25%關稅的背景下,林肯全系維持廠商建議零售價不變,消費者可以繼續以5月25日宣布下調車價后的售價購買林肯新車。不過,一位林肯經銷商表示,“政策不明朗,我們不敢亂動。但在關稅調整到40%以后,廠家能堅持補貼多久誰也說不準”。
同樣,在一家進口福特經銷商處,銷售人員坦言,雖然廠家尚未公布價格調整,但經銷商已經做好了漲價的準備。在關稅沒降之前,福特F-150猛禽的價格是57萬元,關稅降低后的售價是54萬元,而在7月6日關稅調整后,猛禽的價格則會漲到62萬元左右。
事實上,目前多家進口車經銷商已達成了漲價共識。一位不愿具名的經銷商表示,多位銷售美國造進口車的經銷商已在一起商討過,如果廠家最終不愿意上調指導價,經銷商也會按40%的關稅自行調整終端價格,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進口車市場進入調整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界人士看來,7月1日的關稅稅率下調和7月6日的關稅稅率上漲存在著空檔期,這也為經銷商大范圍的提前清關進口車、囤積熱銷車型提供了窗口期。
其實,就算沒有關稅的調整,進口車的進口量也已經出現了下滑趨勢。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5月累計進口46.2萬輛,同比下降2.6%。梳理2018年1-5月汽車的進口數據不難發現,從4月開始,進口汽車的數量同比就出現了下滑趨勢。其中,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的整車占全年整車進口的22%,對美國進口車關稅的調整,將影響到國內的進口車市場。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口車客戶受關稅調整政策影響,客流會繼續下滑,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將更加關注7月車價的最終變化情況。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對美國造進口車加征關稅將嚴重影響美國品牌車及產自美國車型的競爭力,從而給非美進口汽車品牌提供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這也給進口車品牌敲響了警鐘,在美車企或將考慮加速國產化進程,這無疑促使進口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階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