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12:0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近流行說“佛性”。不過,作為一個面對紅包就忍不住要搶的小基民,對那些個又會賺錢又舍得派發大紅包的基金是沒有抵抗力的。
別佛性地說“無所謂”,我只要你,紅包。
雖說基金紅包本質上是把左口袋的錢搗鼓到右口袋,但有能力發紅包也從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基金的賺錢能力,還能讓選擇性綜合征多發的基民將收益落袋為安。
那么,在今年這場“吝嗇”的“紅包雨”中,哪些基金最霸氣呢?臨近年末,排名榜已經金光閃閃,即將揭曉!快來看看目前最土豪的基金們!
偏股型基金“紅包王業績出彩
年內基金公司分紅數據”可謂“冰火兩重天”。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9日,基金公司年內總分紅額超過1億元的共有66家,另有30家公司尚未分紅。
工銀瑞信基金分紅最多,達53.27億元。興全、國泰基金緊隨其后,分別分紅35.34、35.26億元。
分紅榜前十的基金公司多為大型基金公司,包括華夏基金、國泰基金、中銀基金、易方達基金等,但借助上榜的產品類型有所不同。
位列榜首的工銀瑞信基金固收類產品分紅額較多,在偏債型基金前10名中,就有一半是該公司旗下的中長期純債型產品。而興全、國泰等基金公司以權益類產品分紅更多。從偏股型基金分紅榜來看,興全趨勢投資年內分紅額28.62億元,名列第一。國泰金龍行業精選、國泰金鷹增長等4只產品名列前20,分紅額皆超4億元。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郭志斌表示,利潤分配比例一般以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為基準計算,即規模大業績好的基金潛在可分紅的金額就越高。
數據證明,分紅數額較大的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大多表現出彩,且規模也相對較大。
以分紅總額排名靠前的偏股型基金為例,東方紅睿豐年內總回報52.59%,收益率排名同類第7,規模為123.02億。博時主題行業混合年內總回報30.49%,收益率同類排名前14%,規模為86.83億。從成立年數來看,興全趨勢投資、博時主題行業混合、國泰金龍行業精選等多只慷慨分紅的基金有約10年的運行歷史,具有相對穩健的投資風格。
東方紅睿豐今年來累計收益率走勢圖
博時主題行業混合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率走勢圖
基金全年分紅動力不足
進入12月,基金分紅頻率有所提高。截至19日,有166只基金發放紅利,與上月持平。郭志斌分析認為,開放式基金的合同中大多會約定每年基金利潤分配的最多次數和基金利潤分配的最低比例,利潤分配比例多以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為基準計算。一般而言,每年年末分紅的金額都會比較多。
但即便12月迎來紅利派發高峰,全年基金分紅總量仍然“貧瘠”。數據顯示,年內已有1099只基金累計分紅664.8億元,和去年逾2000億元的高分紅額相比相去甚遠。
從固收類產品角度來看,債市今年表現不盡如人意,連帶債券型基金表現較弱。偏債型基金今年分紅額大幅縮水至274億元,70只產品分紅額低于1萬元。
除了市場因素,監管趨嚴也是導致基金分紅減少的重要原因。業內人士透露,過去有不少機構借基金分紅進行避稅,基金公司則借此獲取短期規模、管理費和贖回費,存在一定的灰色空間。此類行為會攤薄基金原持有人利益,而規模的劇烈變動也不利于基金經理操作,因此今年監管層加強了對上述機構分紅避稅行為的監管。
從權益類產品角度看,今年以來,逾八成偏股型基金獲得正收益,777只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20%,但這類產品總分紅額遠不如2016年。
北方一位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基金分紅并非是必要的。一來,分紅會導致規模下降,不得不拋售一些證券,會對投資產生影響。二來,有資金分紅不如拿來為明年市場布局,賺取更多利潤。
應該看到,基金公司對明年市場是有期待的。
上銀基金投資經理顏楓認為,一方面,這一輪調整大概率已步入后期,權重板塊向上雖然還面臨一定的拋壓,但估值性價比已經顯現,明年的機會可期。另一方面,利率走勢的不確定及增量資金暫時未現,當前應以穩健配置靜待時機,同時尋找儲備品種。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