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的機構資金涌向消費股。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居民收入增長以及消費升級加速,如果消費端足夠強勁,“量價雙升”則有望形成雙贏,并帶動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公募基金對消費股的配置,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市場弱勢震蕩之際,一批大消費的優質個股如貴州茅臺(600519,股吧)、索菲亞(002572,股吧)、老板電器(002508,股吧)等迭創新高,但仍有資深基金經理認為,目前還不是“撤退”的時候,消費股投資已經進入新時代,需要長期戰略性配置。
基金大手筆加倉消費股
擁有成本轉嫁能力的下游消費龍頭,在過去一個月受到市場熱捧,抗通脹投資主線下第一波上漲的主力部隊集中于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行業的白馬股。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的分析師感慨:“最近被問到最多的兩個問題:怎么看消費股?是不是該減倉了?”這兩個問題,一方面反映了消費股受到青睞的程度,另一方面隨著一批消費股強勢崛起,市場也呈現出日益蔓延的憂慮情緒。
一家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周期股的超額收益或已經結束,因此已經提前將倉位向消費品進行了切換。
機構集中加倉消費股也順應了大趨勢。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均GDP已超過5萬元人民幣,從中長期來看,這個階段資本市場一定會逐漸呈現兩頭崛起的局面:一頭消費,一頭科技。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公募基金就開啟了一輪大的風格切換,對業績和估值逐漸看重,對并購和“故事”逐漸拋棄。
據招商證券統計,到2016年四季度,重倉股中消費股占比已達23.2%,歷史最高峰是2011年四季度的30%。從最新的數據來看,過去4周偏股基金平均凈值漲跌幅對可選消費相關度已經接近100%,這意味著,公募基金對消費股的配置,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大消費行業出現了明顯的提價趨勢,白酒、中藥材、調味品等大消費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更是連續提價。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增長以及消費升級加速,如果消費端足夠強勁,“量價雙升”則有望形成雙贏,并帶動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值得長期戰略性配置
有券商分析師感慨,機構對于消費股“不是重倉就是在重倉的路上”,那么對于消費股的交易是不是到了擁擠的程度?
滬上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認為,對于消費股的配置是基于長期戰略的。其邏輯在于,第一,參考美國、日本經驗,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后將進入消費提速期,中國正邁向這道門檻;其二,預期政策支持力度會加強;第三,CPI上漲初期是消費股投資的最佳窗口期。
六禾投資投研團隊認為,此輪消費復蘇的原因在于,房價高位震蕩帶來的財富效應和穩定預期、海外消費回流、政府加強轉移支付和保障體系的建立是三大主要因素。在其看來,大額房產支出對可選消費存在擠出效應,2016年10月后中央出臺系列措施抑制房價,可選消費環比增長亮眼。2015年起奢侈品牌調整全球定價策略,疊加匯率貶值、關稅調整,海內外價差的急劇縮窄促使消費回流中國內地。對于低收入者,政府不斷加強轉移支付力度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縮小貧富差距,從而提升整體邊際消費傾向。
此外,從價格敏感到品質敏感是本輪消費升級的核心趨勢。六禾投資投研團隊研究了日本歷史上消費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1912-1941年的必須消費普及階段、1945-1974年的可選消費普及階段、1975-2004年的品牌化階段以及2005年以來的無品牌化階段。在其看來,中國消費目前正處于當年日本的第二到第三階段,基于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代際差異,中國消費正呈現出從價格敏感到品質敏感的趨勢。
隨著大消費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進入品牌溢價的投資階段,基金經理認為,消費升級以及品質化、品牌化的大邏輯值得長期跟蹤,看好白酒、調味品、家電、中藥OTC、景區等行業。
港股相關基金 |
基金代碼 |
基金名稱 |
類型 |
費率 |
操作 |
161210 |
國投新興 |
QDII |
0.6% (4折) |
購買 |
推薦理由:投資于具有國際化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的市場經濟 |
000934 |
國富大中華精選 |
QDII |
0.6% (4折) |
購買 |
推薦理由:大基金公司,圍繞大中華產業發展的主線投資 |
519602 |
海富通大中華精選混合 |
QDII |
0.6% (4折) |
購買 |
推薦理由:依靠公司成熟的策略模型,風險控制收益可期 |
和訊理財客 投資須謹慎 |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