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05: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城商行平均個人存款余額684億元,同比增幅1969%;平均個人貸款余額31489億元,同比增幅2455%,增速明顯
城商行平均個人存款余額684億元,同比增幅19.69%;平均個人貸款余額314.89億元,同比增幅24.55%,增速明顯高于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劉佳昕
當下,各個銀行對零售業務的重視空前高漲,不過,該項盈利貢獻仍舊偏低。
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重磅推出的《2016中國銀行業全樣本報告》,對5家國有銀行、11家股份制銀行、41家城商行、13家農商行、10家外資行,共計80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條線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總體而言,國有行緩慢增長,股份行整體情況優于農商行和城商行。
從個貸占比來看,股份制行的個人貸款規模和占比在中小銀行中處于最高水平。
數額上,工商銀行以35418.62億元的個人貸款余額排名第一,農業銀行則以80655.56億元的個人存款余額排名第一。另外,在去年較火熱的住房按揭方面,有廣泛和良好的客戶基礎的國有行較有優勢,2015 年末五大國有行住房貸款占比達到73%,幾乎是中小銀行平均住房貸款占比的兩倍。
在理財產品方面,股份制行發行理財產品數量逐漸趕超國有五大行。截至2015 年底,股份制銀行理財資金規模僅10萬億元,市場占比42%,同比增速超過70%。不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均在下降。?
環顧當今市場,競爭業呈現前所未有的白熱化局面。一位股份行高層此前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傳統銀行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競爭者可能不僅僅是其他銀行,還有可能是來自互聯網、民營銀行、海外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行業的跨界競爭者們,所以必須要做好差異化競爭。?
可見,市場格局不斷變化,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已不同往昔,在傳統信貸、理財、銀行卡等業務基礎上,如何推進創新與差異化經營,是銀行零售業務面臨的考驗。
銀行個貸結構差異
相比于大銀行,中小銀行在個人信貸上更有增長潛力。
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41家城商行平均個人存款余額684億元,同比增幅19.69%,個人貸款余額314.89億元,同比增幅24.55%,增速明顯高于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
在個人存貸余額上,北京銀行分別以2087.91億元和1893.31億元排名第一,分別增長12.78%和23.65%;寧波銀行則以852.02億元個人貸款排名第二。
五大銀行的數據則是,平均個人存款余額54933.6億元,同比增幅7.51%,平均個人貸款余額26254.42億元,同比增幅15.83%。
按類型來看,股份制行的個人貸款規模占中小銀行總額的90%以上,處于絕對優勢地位,近三年也維持20%左右的較高速增長。根據統計,股份行平均個人存款余額3830.31億元,同比增幅2.37%,個人貸款余額5046.04億元,同比增幅20.77%。其中,在個人信貸上,招商銀行在股份行中排名第一,2015年其個人存款和貸款分別為12101.67億元和12267.01億元,同時也保持了10.72%和26.29%的較高增長。?
不過,在個人存款上,有4 家股份制銀行呈下降趨勢,2015年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個人存款余額分別下降4.67%、3.02%、2.46%、1.75%。
從2016年中報來看,除了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2016年上半年個人貸款規模較年初出現負增長,貴陽銀行基本與年初持平之外,其余上市中小銀行的個人貸款均保持較高的增速。其中,上半年增速最快的是南京銀行,這與其開始重視零售業務和偏低的基數有關。
可以看到,銀行個貸結構差異不小。從住房貸款來說,興業銀行住房貸款占比達到58.27%,平安銀行僅有10.75%。在2016年北京等城市樓市火熱之時,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的住房貸款占比均超過40%;而寧波銀行則反其道而行,該行以個人消費貸款為主,占比高達94.23%。
理財業務國有行底氣不足 ? ?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直在下降,但股份行發行理財產品數量和規模逐漸趕超國有五大行。
在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業務收入上,招商銀行以170.79億元遠超95.28億元的興業銀行,這兩家銀行分別排名理財業務前兩位。在增長幅度上,浙商銀行增長幅度最大,高達502.24%,收入為21.31億元,此前該行曾因理財產品資金對接“寶能”而引起軒然大波,背后風險不言而喻。
工商銀行在理財產品余額、理財收入及銀行卡手續費等方面均明顯超過其他國有行。2015年其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收入為359.1億元,理財產品余額26165.98億元,銀行卡手續費收入376.84億元。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共有45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68961只;理財資金賬面余額26.28萬億元,較2016年年初增加2.78萬億元,增幅為11.83%,其中,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1.26萬億元,增長0.94萬億元,增幅為9.11%。2016年上半年,銀行業理財市場累計發行理財產品97636只,累計募集資金83.98萬億元,其中,開放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59.85萬億元;封閉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24.13萬億元。
然而也必須看到,雖然財富管理業務近年發展迅猛,理財發行規模從2005年的2000億增長至如今的26.28萬億元,但持續性仍存問題。除去理財產品監管套利的政策風險外,各銀行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另外,非銀行金融業務的政策放松也在蠶食著銀行理財市場。
此外,在理財服務上,國有行明顯弱勢,《投資時報》記者曾對比各家銀行理財服務,大行對理財客戶服務重視程度明顯不比股份制行。在建設銀行某營業廳中,記者看到對于多位主動詢問理財產品的該行老客戶,均無工作人員給予滿意回答。
入駐平臺
今日頭條 | 搜狐媒體平臺?| 新浪財經頭條
UC頭條?|?企鵝媒體平臺?|?天天快報 ?
新浪微博
合作網站
鳳凰網 | 東方財富網?| 封面新聞
同花順?|?王者財經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