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9 06:3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來自萬德資訊的統計表明,最近一季度權益類基金中落在后兩位的分別是富安達新興成長和金鷹核心資源
來自萬德資訊的統計表明,最近一季度權益類基金中落在后兩位的分別是富安達新興成長和金鷹核心資源,兩只基金近一季度的收益率分別虧損了19.06%和17.12%,排在三季度虧損季軍位置的是上投摩根內需動力。
那么,這幾只基金為何在第三季度表現差強人意呢?
金鷹核心資源豪賭次新股
公開的資料顯示,金鷹核心資源是冼鴻鵬所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他從2014年9月30日任職至今將近兩年的時間,但任職回報卻僅為20.12%。
有趣的是,從二季度以來,該基金的排名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急墜過程,公開的資料顯示,從季度漲幅來看,截至6月30日,金鷹核心在2016年二季度漲幅高達17.82%遠高于同類2.71%的漲幅。然而進入8月份以來,金鷹核心收益表現急劇下降,并且同類排名走勢波動加大。截至2016年9月26日,今年以來、近6月、近3月、近1月、近1周表現不佳,在3136只基金中,近1周、近1月收益表現居跌幅榜首位。以近3月的漲幅作為判斷標準看,同類排名從8月19日的第一名驟降到如今1524名(倒數第二),而同類總基金不過1525只。
那么,這是否是因為基金經理缺乏經驗所導致的呢?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冼鴻鵬實際并非菜鳥。天天基金網的資料顯示,他曾任職于廣發證券(16.300, 0.27, 1.68%),2007年4月加入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擔任行業研究員、研究組長、金鷹中小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等職,他曾任金鷹主題優勢的基金經理,而現在管理著金鷹核心資源混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其操盤金鷹核心資源的任職回報難堪人意,但其曾經操盤的另一只基金金鷹主題優勢的任職回報為虧損27%,其任職的天數為3年零335天。
記者梳理核心資源基金今年的一季報和二季報,發現首當其沖的一點是基金經理操盤酷愛次新股。一季報中顯示,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有5只次新股,持倉比例達到了36.95%;而當季度十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不過是72.35%。于是,該季度金鷹核心資源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約7.27個百分點。
但二季度,隨著市場出現的一輪反彈行情,次新股普遍雞犬升天,嘗到了次新股甜頭的金鷹核心資源于是加大了對次新股的投資力度,配合著市場的次新股行情,該基金從5月18日到7月4日的一個半月的區間漲幅高達了42.63%,而基金的份額也從一季度末期的約1億份漲到了約4.6億份,彼時該基金一度風光!
從稍后改基金披露的2季報和半年報來看,該基金的14只重倉股中有11只是次新股。 6月中旬時,基金經理在一次接受三大報的公開采訪時指出,他未來看好的領域包括了教育、體育、新能源汽車、新興TMT、虛擬現實,不過從后來的市場的表現來看,至少他所看好的教育和新能源車兩個板塊表現不佳。該基金中報的10只重倉股分別是秀強股份(11.830, 0.12,1.02%)、迅強科技、昊志機電(62.350, -0.35, -0.56%)、蘇奧傳感(117.220, 2.24, 1.95%)、維宏股份等,而這些重倉股“不約而同”地在三季度出現了下跌。
富安達新興成長的“無奈”
統計顯示,三季度迄今虧損最多的還不是金鷹核心資源,而是富安達新興成長。數據表明,該基金已經虧損了19.06%。
WIND資訊的統計表明,富安達基金成立于2011年的4月27日,目前旗下擁有8只基金和6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為2.98年,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為34.3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分季度的排名似有逐季下降之勢,2013年最高時曾經排在了67位,而今年的兩個季度均排在了第89位。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60后且排名靠后的基金公司,該基金公司的產品結構卻是以權益類產品為主,公司現有 5只混合型基金、2只債券基金和1只貨幣基金,其中混合型基金的占比約為78%。
具體來看富安達基金混基陣營,該公司的混基產品包括了優勢成長、策略精選、新興成長、健康人生和長盈,這其中規模最小的恰好就是這只成立于2014年富安達新興成長。相關人士表示,富安達新興成長向來喜歡配置電子、計算機、通信、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板塊,緊扣基金主題。今年二季度末,其重點配置了奇信股份(36.650, 0.32, 0.88%)(002781)、恒鋒工具(72.100, 0.00, 0.00%)(300488)、寧波華翔(23.560, -0.14, -0.59%)(002048)、當升科技(50.810, -0.51, -0.99%)(300073)、天賜材料(46.500, -0.50, -1.06%)(002709)等。由于三季度虧損較多,該基金今年以來的累計收益也由正轉負。
富安達新興成長“恪守”契約可以從今年的兩份季報中窺出端倪。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今年的一季報和二季報中有一句表述是幾乎一致的:“行業配置方面,我們認為能夠穿越周期的更多是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與此有關的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將進行重點配置。”唯一的區別是一季報中將電子信息表述成了信息技術。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指出:“該基金所遇到的問題是行業類基金所要面對的普遍問題,當契約規定的重倉行業處于景氣度下行周期之時,基金經理可以適時靈活地偏離一下基金的主題行業,而在季度末及時地調回到契約所規定的范圍之內,畢竟一個可觀的收益率季度答卷更為重要!”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