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資產配置價值增加 博時基金多只產品業績領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基金2021年累計實現收益15.22%,同類排名9/29;博時互聯網主題最近三年累計收益更是達到了186.87%,同類排名前1/3。...
為調倉換股做準備? 基金限購策略現分歧
當基金表現出挑時,會導致基金規模短期內大幅增長,從而帶來交易摩擦成本提高、基金收益率被攤薄等問題。通過限購,將基金規模控制在合適范圍內,更利于基金經理操作,也有...
新能源“光環”褪色 基金經理激辯風格轉換
1月5日,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143.78億元,光伏概念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123.68億元,鋰電池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103.49億元。...
超80只新基金定檔1月沖刺“開門紅”
從賽道來看,公募基金主要布局了新能源、醫藥行業等賽道。具體來看,東吳新能源汽車、招商能源轉型、嘉實中證光伏產業將在1月陸續發行;光大保德信中證全指醫療器械ETF、恒...
明星基金經理齊上陣 新基金發行沖刺“開門紅”
截至1月4日,已經有85只公募基金排期上新,掀起了2022年的第一波發行小高潮。其中,權益基金成為公募基金布局重點,62只權益基金陸續發行。...
熱門賽道股遭遇調整 基金新年“打法”生變
劇烈的市場變化顯著拖累了基金的表現,僅從基金預估數據來看,1月4日已有多只醫藥基金跌幅超過6%,還有不少重倉光伏和新能源的基金預估跌幅在3%至4%之間,與去年年底形成鮮...
行業分化顯現 新銳基金經理嶄露頭角
市場上有2891位基金經理。其中,老一代基金經理有438位,占總量的15%;中生代基金經理有1066位,占總量的37%;新生代基金經理有1387位,占總量的48%。僅從數量來看,最近三...
18只新品齊發 基金發行“開門紅”爽約
1月份共有85只新基金開始發行。從新發基金類型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仍占大多數。此外,“固收+”基金、FOF基金、量化基金等多個類型的基金均有新產品推出。...
基金2021排名收官 年內“翻倍基”僅3只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成立滿一年的4128只(A/C類分開計算,下同)債券型基金中,共有超4000只斬獲正收益,占比超96%。“固收+”類型債券基金業績表現尤為突出。...
中加基金再推權益力作 中加龍頭精選1月5日起首發
資料顯示,中加龍頭精選混合的股票倉位為60%-95%,其中投資于龍頭精選主題范圍的證券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其中,港股通標的股票投資比例不超過全部股票資產的50%。...
一 年 之 計 創金合信首席經濟學家 魏鳳春博士
自從2021年12月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明確后,市場有風格切換的跡象,但近一個月的市場走勢對2022年的預示性并不強,也就是主線并不清晰。...
央地政策接連出爐 公募REITs市場有望加速擴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11只公募REITs產品上市以來齊齊上漲,富國首創水務REIT漲幅近40%。此外還有4只公募REITs產品尚未獲批,其中鵬華深圳能源清潔能源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
近3年12只基金漲超200% 華商基金以專業與勤奮詮釋“主動管理堅守者”
在追求業績的同時,華商基金嚴格規范投資、注重風險管理,在風險控制方面始終堅持“全面管理、獨立稽核、相互制約、同步發展、定量分析”的風控理念,對每一只基金的投資流...
電鰻快報|“文娛”驚濤駭浪成“火山口” 泰信基金名將董山青被“吊打”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2月29日,休閑服務指數年內下跌1.54%,近六個月下跌4.57%,而近三年,該指數漲幅卻高達53.42%。顯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進入了調整期。...
中基協:截至11月底私募資管業務規模達16.83萬億元
11月備案的私募資管產品中,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以及混合類產品的數量分別為175只、572只、73只和488只,設立規模分別為68.36億元、331.45億元、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