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鰻財經|天奈科技擬增發募資20億元鞏固全球納米管龍頭地位 一項目將填補國內空白
《電鰻財經》注意到,天奈科技重視通過現金分紅回報股東,該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為6540.96萬元,占最近三年實現的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均凈利....
趕乘2022年“末班車” 一批硬科技企業科創板IPO獲受理
科創板“考場”迎來一名重量級“考生”,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科創板IPO獲得受理,瞬間吸引市場的目光。這意味著商業衛星獨角獸企業正式踏上A股證券...
長光衛星:主營商業遙感衛星 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系公司建設“吉林一號”衛星星座需承擔較大的衛星折舊成本及較高的研發投入等。需要注意的是,未來一段時間,...
與前CEO對簿公堂!燦芯股份引入中芯國際后大變革 勇闖科創板IPO
燦芯股份背靠第一大股東中芯國際,近年來業績增長迅速。但相對同行廠商,公司在毛利率及研發費用支出上有所薄弱。有知情人士表示,前兩年燦芯股份的采購成本能比市場便宜15...
為“入主”這家公司,博弈IPO,實控人背債5.56億……
泰凌微營業收入逐年增長但凈利潤有大幅度波動,銷售費用率遠超同行可比公司。此外,作為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實控人王維航為了“入主”泰凌微,不惜背債5.56億……...
得一微持續虧損、毛利率遠低于同行,卻知名投資方云集
作為一家以存儲控制技術為核心的芯片設計公司,得一微營收猛增,但并未盈利,毛利率遠低于同行,但卻有眾多知名私募參投,估值大增。...
毛利率和公司規模都落后同行,硅動力欲借IPO“快速充電”
這家無錫硅動力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硅動力”)雖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持續增長,但毛利率一直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公司僅有118名員工,但依然富有雄心壯...
科技自立自強有底氣 A股公司已匯聚超270萬研發人員
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已經匯聚超270萬名研發人員。其中,科創板已匯聚超過15萬人的研發人才隊伍,超六成公司的創始...
“戒毒戒酒第一股”來了!3.3億人潛在市場 善康醫藥沖刺科創板 核心產品還未上市
報告期內,善康醫藥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分別為1,713.74萬元、2,081.63萬元、3,854.99萬元和2864.45萬元,在三年半的時間內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1.05億元。...
年內跟投科創板浮盈收縮至17.27億 券商“投行+投資”模式面臨大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17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28家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了上述科創板新股的跟投,合計實現浮盈收縮至17.27億元(去年同期券商跟投科創板新股浮盈約為9...
弈柯萊終止科創板IPO 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
弈柯萊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核心,從事生物合成技術和工藝研發,并致力于將其應用于規模化生產的合成生物學平臺型企業。......
京儀裝備擬科創板募資9億元背后:超50%營收來自長江存儲 15家機構突擊入股
京儀裝備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包括半導體專用溫控設備、半導體專用工藝廢氣處理設備和晶圓傳片設備,應用于半導體、LED、LCD等領域。...
影石創新IPO調查:董事會結構異常引質疑 四名特定股東“關聯關系”待解
作為一家科創板IPO公司,影石創新頭頂眾多光環,吸引了大批知名專業機構投資入股。
賽微微電跌5.16% IPO超募5.5億前三季度業績降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0.6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815.8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815.99...
長虹集團旗下華豐科技科創板IPO過會 華為是第一大客戶
公司本次擬在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914.89萬股(不含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預計募集資金47578.48萬元,用于投資綿陽產業化基地擴建項目、研發創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