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簽率料顯著提高 科創板網下打新攻略:收益關鍵靠擇股
個人投資者需開通資格才能參與科創板網上打新,而且網上配售數量較少。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中簽率與現有A股打新中簽率差別應該不大,有一定難度。
首批3家企業今日上會科創板
微芯生物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致力于新分子實體研發的創新藥企。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7億元和312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4%和21%。本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04億元。
科創板的“小目標” 資本市場的“大格局”
科創板堅實邁進的每一小步,對于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乃至對于實體經濟的結構性改革而言,其實都是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私募科創板打新產品對標調整
依據細則,公司科創板打新產品需要修改的主要集中在合規方面。比如減少非必要接觸申購報價的人員、提前制定不同產品未來報價的價格區間和申購分配方式。
公募基金進入“科創板時間”
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
科創主題基金迎來第二波
科創板打新好比“切蛋糕”,“第一刀”切給戰略配售,“第二刀”切給網下A類投資者,之后才是其他投資者;而相比傳統打新產品,戰略配售的股份限售期不少于12個月,且單只獲配量大,在承受更高波動的同時也有望獲得更高收益。
市場化發行將終結“新股不敗”神話
科創板打新規則與現有規則明顯不同,標的的定價更突出市場特征。對于戰略配售基金而言,由于存在較長的鎖定期,對基金公司的研究深度是個考驗。
“定制化”考題尋根究底 科創板十考生答完“三試”
中國通號此次被問及的方面主要包括房地產業務、人員獨立性、部分項目回款、公司PPP項目收益率及類BT業務等;虹軟科技則在期權計劃、對賭安排、固定費用模式收入確認、關聯公司及增值稅退稅等問題上被進一步“追問”。
市場化發行將終結新股不敗 科創板戰配考驗研究深度
科創板打新規則與現有規則明顯不同,標的的定價更突出市場特征,對投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市經信委舉辦重點行業企業科創板上市專題輔導會
設立科創板是國家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旨在完善支持產業創新的資本形成機制,為具有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有良好前景和口碑的企業創造發展條件,進一步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
第二批3家企業來了 科創板上會節奏趨于常態化
福光股份是一家光學鏡頭制造商,公司產品包括激光、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安防監控、物聯網、平安城市與智慧城市等各個領域。本次擬募集資金6.51億元。
53家受理企業答復“二問” 用數據說話勝算大
3月27日上市申請獲受理的貝斯達,是繼江蘇北人后,第二家從新三板轉戰科創板的“考生”。貝斯達是一家集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本次擬募資3.38億元。
科創板申報企業區域分布圖
在當前A股所有的通信、電子、計算機及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中,64.49%的企業分布在上述區域,而廣東、北京這兩地的占比最高,分別占比25.89%和12.11%。
科創板審核重視外界關切 熱點公司直面市場質疑
IPO審核發行中對媒體報道的問詢和核查情況也一直都有,只是以前沒有對外公開披露。在發審會前,證監會明確要求相關保薦機構應持續關注媒體報道情況,并主動就媒體報道對信息披露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提出的質疑進行核查。
問科創更問合規 科創板問詢守正出奇
上交所網站顯示,萬德斯、龍軟科技、普門科技等多家科創板已受理企業回復交易所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