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數據失真!城地香江財報連續7個季度出錯
6月29日,城地香江發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從2023年第一季度開始至2024年第三季度,城地香江連續7個季度的財務數據出錯,涉及利潤、收入和資產等多個報表科...
千禾味業控股股東質押展期 當“零添加”紅利褪去 如何破局增長困境?
在業績方面,2024年,千禾味業不再增長,營業收入下滑4.16%,今年一季度營收再度下滑7.15%。這是公司2016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同期,該公司的醬油銷量微增1.27%,食醋銷量...
信濠光電向關聯方出售子公司股權 為優化公司整體資源配置?
信濠光電于2021年8月27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股份數量2000萬股,發行價格為98.80元/股。信濠光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為19.7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
七月驕陽似火A股紅盤迎盛夏 把握結構性機遇的三重境界
市場當前正處于政策暖風與技術修復的共振期。央行流動性呵護如甘霖滋潤,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產業政策似北斗指路,而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則如候鳥歸巢,傳遞著國際資本對中國...
搭建青年科學家與上市公司合作平臺 以金融托舉“科技”的星辰大海
平臺不僅提供資金對接,更設計全周期賦能體系:初期由基金會設立專項風投基金,降低企業試錯成本;成長期引入上市公司產業鏈資源,加速技術商業化;成熟期則推動并購或獨立上...
特斯拉Robotaxi 萬億賽道上的“閃電戰”與“持久戰”
Robotaxi絕非簡單的“無人網約車”。特斯拉的野心藏在“成本黑洞”的突破中:4680電池降低能耗、一體化壓鑄削減制造成本,最終讓每英里出行價格壓至1美元以下。這種“硬件...
醫療器械市場破萬億 創新驅動下產業競逐進入新格局
在行業高景氣度背后,同質化競爭、集采降價壓力亦不容忽視。未來,企業需在智能化(如AI輔助診斷)、精準化(如基因檢測設備)等細分賽道尋找突破。正如行業專家所言:"萬億市...
鐵鋰并進!大中礦業持續技術創新打造新業績增長極
大中礦業多年來秉承“環保為天、綠色發展”的企業文化,始終將綠色礦山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
創業板新規助力創新 "輕資產、高研發"企業迎發展良機
據業內估算,新規落地后,約200家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將受益,覆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半導體、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這些企業大多因前期研發投入大、盈利周期長而難...
破解科技落地難題 解碼中國式突圍的"數據密鑰"
數據優勢的轉化需要精妙的"算法冶煉術"。研修會揭示的"感知-決策-執行"閉環,恰似古代鑄劍術中的"百煉成鋼"過程。通過分布式學習架構,各行業碎片化的操作數據被淬煉成具身...
產業應用側爆發 當機器人從流水線走向生態革命
在智能制造1.0時代,機器人是流水線上的孤島,用精確到微米的重復動作詮釋著工業美學的極致。而如今中博會展示的認知型機器人,正在打破這種機械唯物主義的桎梏。醫療機器...
新受理企業快速增長 北交所擴容背后的創新密碼
站在更宏觀的視角觀察,北交所正與"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形成共振。北交所近期推出的"領航計劃",通過構建從區域股交中心到創新層的全鏈條培育體系,讓資本活水能夠精...
股東不和經營惡化 啟迪藥業還經得起折騰嗎
2024年年報顯示,啟迪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43億元,同比下降15.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596.98%;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7億元,同比下降3551.62%。...
雙向奔赴:產學研共舞,破解智能轉化“最后一公里”
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往往扮演技術供給方的角色,而企業則被動接受成果。這種“單向輸出”導致技術脫離市場需求,轉化率低下。而真正的協...
十年航程終靠岸 一位金融舵手的"歸海"哲學
金融高管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任內的業績數字,更在于其留下的制度遺產。寧敏為中銀證券打造的合規文化、人才梯隊和業務架構,將繼續發揮長效作用。這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