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標簽 "上市公司"
電鰻快報|嘆息還是警醒?又一家上市公司與瑞華會計事務所“切割”
今年以來,瑞華會計事務所一直面臨著“解聘潮”,這也是該公司自討苦吃。2019年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莫過于*ST康得和ST輔仁的財務造假,而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合作審計機構都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
楊力 · 2019-12-12 08:28
上市公司
·
嘆息還是警醒?又一家上市公司與瑞華會計事務所“切割”
今年以來,瑞華會計事務所一直面臨著“解聘潮”,這也是該公司自討苦吃。2019年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莫過于*ST康得和ST輔仁的財務造假,而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合作審計機構都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
楊力 · 2019-12-12 08:16
財經
·
民企500強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被抓 曾是桐廬首富、接盤國通快遞
朱寶良的紅樓集團,是一家擁有諸多產業(yè)、涉足多領域的綜合性集團,其本人曾多年占據“快遞之鄉(xiāng)”桐廬富豪榜首位,并接盤國通快遞。
徐超 · 2019-12-11 09:42
資訊
·
創(chuàng)力集團五連跌后獲資金撬板 溫州幫、佛山系游資現身
昨日開盤,創(chuàng)力集團延續(xù)此前的跌停走勢,早盤一直封死跌停板,午后開盤不久,該股被巨量買單撬開跌停板,稍作調整后直線拉升,近乎上演“地天板”,尾盤漲幅收窄,截至收盤報10.53元,漲幅3.44%。
大眾證券報 · 2019-12-10 10:26
上市公司
·
2200億市值、41家民營老板“賣殼”求生 國資大舉接盤
而據不完全統計,最近2周內,便有近30家上市公司發(fā)布了實控人變更的相關公告。其中,等5家上市公司公告擬引入國資控股。
全景網 · 2019-12-10 10:23
上市公司
·
1.8億元投資下落再追尋 新開源海外收購引資有蹊蹺
在監(jiān)管部門的反復問詢下,新開源關聯方資金占用一事正逐步浮出水面。記者梳理發(fā)現,合計約2.8億元的占用資金中,其中約1億元流向了中盛邦、晨旭達和國澤資本三家關聯公司。
覃秘 王喬琪 · 2019-12-10 08:54
上市公司
·
旗下公司分崩離析 董事高管爭相辭職 中昌數據連環(huán)爆誰擔責?
利用“換賽道”爬出困境,卻再次陷入泥潭,中昌的轉型經歷令人唏噓,可這正是部分A股公司轉型的真實寫照。
邵好 · 2019-12-09 14:27
資訊
·
電鰻快報|股價5跌停市值蒸發(fā)45億 是誰在“黑”創(chuàng)力集團
12月6日晚間,創(chuàng)力集團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重大資產重組、發(fā)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購等重大事項。
高偉 · 2019-12-09 08:31
上市公司
·
股價5跌停市值蒸發(fā)45億 是誰在“黑”創(chuàng)力集團
12月6日晚間,創(chuàng)力集團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重大資產重組、發(fā)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購等重大事項。
高偉 · 2019-12-09 08:27
財經
·
九強生物聯手國藥投資“進軍”免疫組化試劑 業(yè)績增長還能否突破?
事實上,此次收購可以看作是九強生物在一定范圍內的多元化。該公司為何要多元化其業(yè)務?這與目前該公司的業(yè)務特點有關。
楊力 · 2019-12-09 08:20
財經
·
中昌數據旗下貢獻6成凈利孫公司失控 4萬股東難眠
更重要的是,涉險過關之后,博雅科技立馬業(yè)績變臉。中昌數據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博雅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8.58億元,同比增長7.12%;實現凈利潤2514.99萬元,同比下滑21.23%。
任明杰 · 2019-12-06 09:23
上市公司
·
歐菲光員工持股計劃蹊蹺 財報存貨跌價減值數據存疑
愛股票上市公司研究院也通過研究歐菲光2019年中報,發(fā)現歐菲光在2018年年報暴雷后,資產負債表相關數據與利潤表相關數據仍然存在無法勾稽的現象。
俠名 · 2019-12-06 09:13
上市公司
·
天康生物:11月生豬銷售量與銷售收入環(huán)比雙降
公司稱,上述披露的銷售情況只代表公司生豬銷售情況,其他業(yè)務板塊的經營情況不包括在內,相關數據未經審計。
郭新志 · 2019-12-06 09:08
資訊
·
商贏環(huán)球變更業(yè)績承諾補償遭質疑 投服中心呼吁投資者積極行權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作為上市公司的小股東和中小投資者保護公益機構,呼吁廣大中小投資者積極行使表決權,維護自身權益。
劉偉杰 · 2019-12-05 09:40
資訊
·
上市公司以回購“作秀”應嚴懲
無論遇到何種困難,承諾都應該被遵守。而更甚者,對于個別上市公司為達成某種特殊目的采取“忽悠式回購”,則無疑應予以嚴懲。
朱寶琛 · 2019-12-04 09:49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