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15:30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有信科技是一家PaaS平臺與SaaS產品服務提供商,通過PaaS平臺對客戶提供定制化客戶關系管理(CRM),幫助客戶在多個層面實時了解其業務運營,以便其做出業務決策,目前其客戶...
近日,廣州有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有信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IPO備案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自去年9月有信科技遞交招股書以來,公司已經多次更新招股書,如今上市進程終于更進一步。
有信科技是一家PaaS平臺與SaaS產品服務提供商,通過PaaS平臺對客戶提供定制化客戶關系管理(CRM),幫助客戶在多個層面實時了解其業務運營,以便其做出業務決策,目前其客戶群體主要覆蓋消費品、化妝品與食品飲料行業等。
盡管在招股書中,有信科技表示中國的零售公有云市場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長,未來國內的PaaS與SaaS行業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有信科技要面臨更現實的問題。
一方面,是有信科技在2023財年收入規模縮水30%,其中主要是由于主要核心業務定制CRM系統開發服務業務同比下滑84%,同時在客戶規模本就不大的情況下客戶流失率卻高達64%。另一方面,近年來有信科技也在通過降薪裁員、縮減費用等方式試圖降本增效,但并未能讓公司擺脫虧損,在接連虧損下,公司的現金流也持續流出,2023財年僅剩39.91萬美元,累計赤字1414萬美元,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的有信科技,在燒光融資后或亟需通過上市進行募資。
收入縮水30%核心業務同比下滑84%? 客戶流失率高達64%
有信科技通過SaaS服務與PaaS幫助客戶實現了更高效的業務運營,但其自身業績與經營表現卻難言樂觀。
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財年(截至9月30日)有信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0.69萬美元、127.71萬美元、89.60萬美元,其中2022財年實現15.38%的同比增長后,卻在2023財年出現了29.84%的下滑,當期營收規模甚至低于2021財年表現。
從業務類型來看,有信科技的收入來源包括專業服務、支付渠道費及其他,其中專業服務作為其營收的主要貢獻,還分為定制CRM系統開發服務、附加功能開發服務和訂閱服務三類。其中,定制CRM系統開發服務為對客戶進行流程設計、項目管理、系統部署與實施等一系列產品服務,稱得上是有信科技的核心業務本質。但需要注意的是,2022財年中定制CRM系統開發服務還曾實現81.83萬美元收入,占比高達64%,但2023財年該項業務隨即減少68.35萬美元收入,同比下滑84%,是有信科技在2023財年營收下滑的最直接原因。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招股書中,有信科技表示該項業務減少的原因是公司逐漸減少了該項業務的運營。但實際上,主要業務的大幅下滑,或與公司的客戶大量流失脫不開干系。
不同于其他SaaS公司相較龐大的客戶群體,有信科技的客戶規模本就不大,且近年來還出現了大量流失。據招股書顯示,2022財年有信科技流失了8家客戶,而2023財年則擴大至21家客戶,其中6家客戶完全關閉業務,8家客戶不再使用專業服務或支付渠道服務。其客戶流失率從2022財年的32%攀升至2023財年的64%。同時,截至2022財年底,有信科技還有33家客戶同時使用其專業服務與支付渠道服務,然而到2023財年,這一客戶群體減少至16家。
本就不多的客戶卻接連流失,除了給有信科技的收入規模直接帶來重創之外,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對主要客戶的依賴。據招股書顯示,2023財年有信科技從前五大客戶實現的收入已經達到67.63萬美元,占比高達76%,而對比2022財年這一占比還為45%,短短一年時間增加了30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與此同時,依賴大客戶的弊端也自然在于有信科技的議價能力并不強,款項被下游客戶占用。一直以來,有信科技的絕大部分應收款項均來自于個別大客戶,其中2022財年來自客戶A、客戶E的應收款項占比97%,2023財年來自客戶B、客戶A、客戶C的應收款項占比89%。與此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從96.51天延長至113.86天。
裁員降薪、縮減費用也挽救不了虧損?累計赤字1414萬美元賬上現金捉襟見肘
收入明顯縮水、客戶持續流失的背后,有信科技也在大幅壓縮費用來避免公司更大的虧損。
從各項費用來看,有信科技的銷售費用、一般及行政支出、研發支出均面臨了不同程度的收縮。據招股書顯示,2023財年有信科技的銷售費用減少70.88萬美元,同比減少76%,一般及行政支出減少68.68萬美元,同比減少54%,研發支出減少310.47%,同比減少59%。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在縮減費用的背后,有信科技還存在著人員的優化裁減與降薪,更何況,相比于其他SaaS公司的員工規模在數百數千人,有信科技的員工人數本就不多。據招股書表示,有信科技在2023年對員工進行了降薪,而其員工人數從2022財年底的84人減少至2023財年底的57人。
但即便是如此縮減費用、裁員優化、試圖降本增效舉措,卻并能讓公司扭虧為盈。2021財年-2023財年,有信科技的凈虧損分別為417.09萬美元、645.69萬美元、234.32萬美元,盡管2023財年虧損規模有所收窄,但扭虧為盈仍然遙遙無期。
持續多年的虧損自然也致使有信科技的現金流承壓。2021財年-2023財年,有信科技的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出分別為460.75萬美元、527.38萬美元、231.02萬美元,每年“失血”嚴重。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1財年的703.83萬美元降至2022財年的180.22萬美元,而到2023財年僅剩39.91萬美元,累計赤字1414萬美元,顯然難以再為公司每年的虧損提供彈藥。
由此來看,成立5年的有信科技目前并不具備自身“造血”能力,一直以來是依靠融資支撐。據天眼查顯示,有信科技成立以來獲得過3輪融資,投資方來自金沙江創投、凱泰資本,交易金額從數千萬人民幣到數億人民幣。據招股書顯示,有信科技計劃通過此次納斯達克IPO上市以每股4美元的建議價格發行200萬A類普通股,并募集800萬美元。由此來看,燒光融資后,有信科技亟需上市募資補充資金缺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