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1:13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信證券旗下的中信證券投資年內跟投實現的浮盈最高,已達12.67億元。今年以來,中信證券投資跟投了23只科創板股票。其中,長遠鋰科為中信證券投資帶來的浮盈最高,達2.57....
????????目前,科創板跟投業務已逐漸成為券商一大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券商紛紛布局。今年以來,共有155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跟投已累計獲得浮盈87.8億元。其中,12月20日,A股史上發行價最貴新股登陸科創板,中信證券的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跟投,上市首日浮盈超過3300萬元。
????????6家券商跟投科創板
????????年內浮盈均超5億元
????????截至12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155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其中有96家公司股價實現翻倍,為跟投的券商提供了“躺贏”的機會。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有35家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參與了上述科創板新股的跟投,合計實現浮盈達87.8億元。
????????截至目前,中信證券旗下的中信證券投資年內跟投實現的浮盈最高,已達12.67億元。今年以來,中信證券投資跟投了23只科創板股票。其中,長遠鋰科為中信證券投資帶來的浮盈最高,達2.57億元。
????????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財富緊隨其后,雖然年內只跟投了9只科創板股票,但跟投浮盈高達9.92億元。其中,大全能源為該公司帶來的浮盈最高,達2.51億元。
????????民生證券旗下的民生證券投資作為“后起之秀”位列第三,今年已跟投11只科創板股票,實現浮盈7.95億元。利元亨為之帶來的浮盈最高,達2.46億元。
????????此外,年內券商子公司跟投浮盈超過5億元的還有3家,分別是:中信建投旗下的中信建投投資、海通證券旗下的海通創新、華泰證券旗下的華泰創新投資,年內跟投浮盈分別為7.9億元、7.1億元、5.1億元。
????????以券商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為例,其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是眾多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中的佼佼者,員工僅有29人,但2021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達9.26億元。中信證券表示,將系統化進行產業布局,加大前瞻性投資性布局,開展多樣化投資方式,加大投資力度,加強投后管理和風險控制,繼續鞏固在券商另類投資子公司股權投資領域的領先地位。
????????注冊制下的跟投制度,進一步推進了投行的發展。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跟投制度激發了券商轉型需求,加速了內部組織架構的重塑,需要以保薦、跟投業務為抓手,探索投行、研究所、另類投資子公司等部門全面協作。”
????????中信證券投資跟投最貴新股
????????首日浮盈3344萬元
????????12月20日,A股史上發行價最貴新股禾邁股份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報收725.01元/股,上漲29.98%。中信證券作為禾邁股份的主承銷商,其全資另類投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參與了該股的跟投,獲配20萬股,獲配金額為11156萬元,上市首日實現浮盈3344.2萬元。
????????跟投制度作為科創板的一項制度創新,對券商來說,既是增收的機會,也是對券商投行實力的考驗。券商參與科創板股權投資,主要通過另類投資子公司來參與。
????????陳夢潔對記者表示:“科創板的跟投制度有許多益處。首先,跟投制度要求跟投資金為自有資金,限售期24個月,項目收益主要來源于跟投收益,有利于證券公司充分發揮項目篩選的專業能力和定價能力,強化IPO質量把關,提升科創板公司的上市門檻與質量,也有利于券商合法獲得資本回報,形成資本補充的良性循環。其次,跟投制度賦予主承銷商超額配售選擇權,若新股上市后出現破發,主承銷商有權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有助于防范初期股票大幅波動風險,穩定市場情緒和上市公司利益。第三,跟投制度的網下發行向機構投資者傾斜,能夠引導投資者、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合理定價,強化價值投資理念,優化投資者結構。最后,跟投制度下,券商自主確定新股配售經紀傭金,可以令主承銷商在定價中兼顧發行人與投資者,有助于平衡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從2017年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首批會員公示以來,至少已有77家券商完成設立另類投資子公司。不少券商加碼另類投資子公司,是為了給跟投科創板提供資金“彈藥”,資本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自2019年以來,券商累計為另類投資子公司增資或擬增資約177億元。
????????東莞證券分析師許建鋒表示:“當初設立跟投政策,意在讓保薦機構對發行人股價定價進行審慎研究。發展至今,跟投收入普遍向好,越來越多券商開始設立全資另類投資子公司;提前布局的券商也在加大投資力度,為子公司增資的現象時有發生。預計后續增資和布局的券商數量進一步增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