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09:1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公募REITs正式啟航,這是近些年在國家政...
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公募REITs正式啟航,這是近些年在國家政策層面上金融創新邁出的一大步,也是對正在國內遍地開花的PPP項目的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中關村現代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鄭建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REITs來了,這是解決PPP項目社會資本方退出的一劑真正良藥。”
社會資本如何退出
是PPP發展的難點與痛點
PP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鄭建平認為,“PPP模式是我國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領域升華改革的必然選擇。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PPP模式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忽如一夜春風來’,PPP模式大面積推廣就此展開。緊接著,就在全國‘千樹萬樹梨花開’,至今已逾六個年頭。由于地方政府大干快上,PPP項目無論良莠一哄而上,其中不乏一些改頭換面的偽PPP項目。‘亂象’催生了國家整頓與嚴格管控,相關部委自2017年開始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對PPP市場進行規范和整頓。‘昨夜雨疏風驟’,很多不規范的PPP項目被清理出庫,PPP發展開始減速,并在規范探索中曲折前進,但依舊是今后在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領域的重要發展模式。”
“PPP在國內發展進程中,一直有個難題和痛點,就是社會資本方的退出問題。特別是PPP項目完成建設期、進入運營期后,在存量PPP項目持續增加的階段,將會越來越突出。”鄭建平感嘆道。
自PPP模式在國內推廣以來,國家在相關政策和文件中強調,應當豐富PPP項目投資的退出渠道,為社會資本構建多元化的退出機制。但其實沒有多少能夠退出的路徑可選擇。在原有政策框架下,理論上無非有以下幾種可退出模式:一是PPP項目特許經營權到期移交退出;二是PPP項目公司(SPV)的股權轉讓;三是公開上市(IPO);四是資產證券化(ABS)。
鄭建平表示,“以上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方退出模式中,第一種到期移交退出,太過久遠;第二種股權轉讓退出和第三種公開上市退出,實踐難度很大;唯有第四種資產證券化比較有想象空間,但事實上進展非常緩慢。所以,在原有政策框架下,PPP項目的退出一直就是老大難問題,只不過因為國內多數PPP項目還處在建設期或剛剛步入運營期,這個問題沒有特別凸顯出來而已。”
REITs成“及時雨”
讓社會資本退出有道
這次REITs政策的橫空出世,好比為PPP項目社會資本方退出而下的一場“及時雨”。
鄭建平解釋稱,“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方,可以把收益已經穩定化的PPP項目優質資產,通過REITs轉為由社會資金所持有,實現真實出售PPP項目資產的權益型REITs而成功退出。對地方政府而言,REITs化的PPP基礎設施并沒有離開本地。特許經營的社會資本方把水電氣熱等市政工程、收費道路橋梁、倉儲物流等PPP項目資產賣給社會基金持有之后,地方政府并沒有失去這些資產的使用功能,這些基礎設施仍然為當地提供服務,只不過持有人改變了。”
鄭建平強調,“PPP項目REITs不同于PPP資產證券化。PPP資產證券化(ABS)以項目收益權為標的,是一種債權型產品,本身需要信用背書,難以實現‘真實出表’,還要考慮與運營期限的時間錯配問題。PPP資產證券化只是PPP項目社會資本方的間接退出,無法成為‘風險隔離’式的直接退出。而REITs是以PPP項目優質資產為標的的一種股權型產品,不再是由建設期的社會資本方持有債權,而是由社會投資人持有這些有收益的資產,是PPP項目社會資本方的完全退出。既然是股權完全轉讓,REITs無需考慮期限錯配問題。讓以施工建設為見長的社會資本,放下了退出顧慮,通過REITs轉讓資產提前退出,回收資金后就可以投資新的PPP項目,這樣更有利于發揮企業特長,讓PPP領域的資金流動起來,反哺投資于更多的PPP項目。所以,把權益型REITs視為能夠解決PPP項目社會資本方退出、大大提升PPP資產流動性的根本性金融工具也不為過。”
“同時,PPP項目的資產也為各類投資人提供了在PPP領域的投資選擇,PPP基礎設施類的優質資產就可以成為資本市場上的優質資產。REITs并非固定收益的債權產品,其收益率取決于PPP底層基礎資產的運營收益。如果某PPP項目資產管理和運營得好,該項目就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投資者的收益也就有保障;反之,可能收益不會那么好。在后疫情時代,全球都進入利率下行通道,估計在較長時期內,債權類產品,無論是債券還是各類資管產品,都不大可能有較高的收益率。而且,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債權類產品出現違約不能兌付的風險也在增大。在這種情況下,有基礎設施類PPP底層資產做保障,還能產生穩定收益的REITs產品,將是穩健型投資人不錯的選擇。REITs投資人可以是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險資等偏好長期投資的資本,也可以是普通投資人。對投資REITs的普通大眾而言,投資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小區的水暖電熱、自己走過的某段高速公路、自己乘坐的高鐵地鐵,也算是為自己創造投資收益。”鄭建平進一步表示。
鄭建平最后表示,尋求解決PPP項目中社會資本方退出的問題,一直讓業界同仁“眾里尋他千百度”,現在好了,橫空出世的REITs就如“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讓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方提前退出容易多了,讓PPP領域的優質資產轉化為資金的流動性也大大加強了,還能讓投資人獲得PPP項目的穩定收益。因此,REITs對于國內PPP事業的發展意義非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