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10: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美芝股份(24740,-014,-056%)終止籌劃近半年的重大資產重組,引發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
公告顯示,2018年11月23日,由于交易各方未能就最終收購條件達成一致,為了切實保護公司及全體股東權益,公司管理層經過充分討論和審慎研究論證,在與交易各方友好協商的情況下,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同日,公司與交易對方簽署了《終止協議書》。
另外,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凈利潤延續了去年大幅下跌之勢,為0.19億元,同比下降18.81%。而凈利潤接連下降的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依舊高企。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應收賬款達到6.73億元,超過公司總資產一半。
11月28日,針對上述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美芝股份發去了采訪函,但是至截稿時止,未收到具體回復。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出現較大波動,對建筑裝飾行業的整體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一些行業內的公司經營業績承壓。”另外,他認為,美芝股份應收賬款高企可能會給公司帶來較為不利影響,導致現金流承壓較大,進而帶來壞賬風險等。
重組失利,上市一年業績“承壓”
11月26日下午,美芝股份在線上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本次重組擬收購的標的尚未納入公司經營范圍,公司在做2018年度業績預測時不包含標的公司2018年的業績情況,故本次終止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對公司現有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對于并購為何終止的問題,美芝股份表示,公司上市以來一直圍繞主業開展業務,同時尋找對公司主業具有協同效應的標的進行并購重組,但是并購重組存在不確定性較多,隨著對標的進行深入的盡調以后,公司認為這兩次重組尚未達到合適時機。因此,為了切實保護公司及全體股東權益,公司出于謹慎性考慮,終止重組。
事實上,在美芝股份籌劃重組的背后,與公司的經營業績承壓有關。
據了解,美芝股份于2017年3月上市,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建筑裝飾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而上市后,美芝股份交出的首份年報成績單就不理想。財務數據顯示, 2017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9.44億元,同比下降0.58%,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4245.73萬元,同比下降18.54%。今年前三季度美芝股份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2892.03萬元,同比下降19.36%。不過美芝股份試圖通過重組的方式謀求新的盈利增長點的計劃未能如愿。
實際上,早在去年美芝股份就曾籌劃過資產重組事宜。據美芝股份此前公告,公司原本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標的資產,不涉及發行股份和募集配套資金。標的資產為一家土木建筑行業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美芝股份無奈選擇了放棄。
6.7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53.63%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美芝股份董事長倡議兜底增持似乎“上癮”。繼今年2月發布兜底增持倡議之后,9月10日,美芝股份再次披露了董事長的兜底增持倡議公告。受此消息影響,當日,公司股價盤中拉升至漲停。
根據美芝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美芝股份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蘇華提交的《關于倡議全體員工增持股票的函》?;趯疚磥沓掷m發展前景的信心,為維護市場穩定,增強投資信心,李蘇華倡議在自愿、合規的前提下,鼓勵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芝股份及全資子公司共有員工601人。另外,截至公告日,李蘇華共持有公司股份占美芝股份總股本的51.02%,累計質押股份數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8.36%,占公司總股本34.87%。
上市一年半,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美芝股份應收賬款高企的難題依舊未能解決。
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美芝股份的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5.05億元、5.51億元和5.54億元,占流動資產合計的比例分別為61.95%、50.38%和52.76%,比例較高。
上市之后,公司的應收賬款高企依然存在。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的應收賬款為6.73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53.63%。
而除了應收賬款高企,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較低也是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招股書,2014年-2016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7億元、879.78萬元和7693.87萬元。
上市之后,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下降。2017年,美芝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319.83萬元,同比下降69.85%;2018年上半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1億元,同比下降77.24%。
而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又較低。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芝股份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65和2.08。在此情況下,公司將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其可持續經營能力也將受到影響。
在宋清輝看來,美芝股份應收賬款高企或許會帶來風險,未來可能會給公司帶來較為不利影響,導致現金流承壓較大,進而帶來壞賬風險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