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經濟轉型新動能 諾安改革趨勢業績翻倍
2021年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基金“賺錢效應”持續發酵,多只新發基金實現一日售罄的同時,部分績優老基金也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和不斷增持。...
震蕩市力爭熨平波動 富國興遠優選12個月持有期順勢將發
2021年開年以來的市場行情,讓投資者體驗了震蕩市帶來的波動。公募基金等專業機構紛紛提示投資者:2021年投資難度或將加大,需要形成合理的收益預期。...
外資買內資賣 新能源車板塊將走向何方
在A股市場上,內外資也對新能源板塊進行了截然相反的操作。在2020年基金業績排行榜上,多只領跑基金的共同特征是——重倉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
電鰻快報|次新基金23天平均回報4.66%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徐荔蓉賺18%拔頭籌
據《電鰻快報》及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去年四季度共成立了260只次新權益基金,截至2月3日,今年以來的23個交易日,平均回報率為4.66%。同期,上證指數漲跌幅為1.27%,這...
工銀智遠配置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配置價值顯著
近年來,隨著行業輪動和風格變化的速度加快,選股擇時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越來越難,而資產配置類產品憑借著長期的穩健表現,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
借“基”上車港股,需選“高純度”港股通基金!
作為一只橫跨滬港深三市的基金,從近幾季報告來看,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基本維持了A股、港股各50%的均衡配置,是同時看好A/H兩地機會的投資者的較好選擇。...
真金白銀投自己 基金開啟自購潮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已“真金白銀”買自家基金花了3億元,此外也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自購旗下基金,比如中庚基金丘棟榮、華夏基金蔡向陽等。......
“二八現象”來了 新發基金降溫苗頭扎眼
數據顯示,僅1月份就有122只基金成立,發行規模為4901.40億元,是僅次于2020年7月的歷史第二高單月發行規模。而在1月份成立的122只基金中,有105只權益類基金,發行...
電鰻快報|884億規模ESG基金超燃:八成跑贏權益基金平均業績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基金旗下的華泰柏瑞質量成長,今年以來累計回報率為14.61%,而同期4000余只權益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5.33%,如此計算,華泰柏瑞質量成長的業績是權益基...
嘉實基金洪流:仁者不憂智者不慮 平衡之道優選“三好學生”
2月A股迎來“開門紅”,滬指重回3500點,但是個股表現依然是二八分化的格局,這也加大了個人投資者炒股的難度,也讓“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笑”看春節前行情 公私募高舉進攻大旗
多家機構表示,經過前期的回調后,春節前的A股有望延續偏強運行走勢,在具體投資策略上可保持進攻基調。...
大量贖回頻現 爆款基金為何成“明日黃花”
從擠破頭的“日光基”瞬間變成“明日黃花”,“基圈”投資景象令人咋舌。
公募爆款頻發背后,權益投資能力焦慮何解?博時基金張龍:用投研革命打通“任督二脈”
2020年,公募基金迎來歷史性的一年。這一年,新成立公募基金發行規模突破3.12萬億關口;這一年,超過八成的基金品種獲正回報,主動權益型漲幅居首。......
布局新機遇 華夏內需驅動混合型基金發行
2021年迎來“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的新一輪發展將以“擴大內需”為基調,在此過程中將涌現出眾多投資機會
#2021是基金的主場嗎#話題閱讀量超1億,大眾投資公募熱情不減
過去的2020年,可謂毫無爭議的公募基金大年,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去年底整體公募基金(各類型均納入統計)規模突破20萬億大關,刷新歷史規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