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個商品期權今上市 鄭商所夯實基礎迎更大發展
菜籽粕期權今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是中國期貨市場2020年上市的首個新工具,也是繼白糖、棉花、PTA和甲醇等期權后,鄭商所上市的第5個期權品種,標志著...
信托業“業績秀”揭幕 首批5家公司去年凈利增長
1月14日,五礦信托、國投泰康信托、民生信托、陜國投、昆侖信托及中糧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已通過公開渠道披露了公司2019年度未經審計財務數據。其中,除了民生信...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回調近百點
1月15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回調近百點,失守6.89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震蕩走低逾50點,同樣失守6.89關口。截至9點44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
央行開展3000億元MLF和1000億元逆回購
今早開盤,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隔夜利率(DR001)報2.50%,前一個交易日的加權平均利率報%;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7天利率(DR007)開盤報2.60%,前一個交易日加權平均...
國網公司印發意見 全面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根據《意見》,國網公司未來將加快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推動構建能源互聯網產業鏈,打造互利共贏能源新生態,進一步提高電力系統各環節效率,加強政企聯動,以新型智慧...
8K版春晚將亮相 超高清產業鏈持續受關注
回顧2019年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次將5G通信技術運用到轉播當中,創造性地實現了4K+5G、VR+5G的信號回傳工作,并將4K超高清信號制播貫穿全流程,大幅提升鏡頭感和畫面感。
銀行申請區塊鏈專利數量4年增38倍 微眾銀行以288件專利奪冠
據零壹智庫統計顯示,自2016年—2019年銀行業申請區塊鏈專利數量從11件增長至433件,增近38倍。具體來看,在2016年僅中國銀行和微眾銀行申請了區塊鏈專利,數量分別是7件和4件。2017年—2019年期間,所有銀行申請專利總數量分別是43件、95件和284件。
奧康集團跨界疫苗“收獲期”將至 康華生物IPO喜憂參半
招股書顯示,康華生物是綜合性研究、開發、經營一體化的疫苗生產企業,同時為目前國內首家生產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業,此次擬募資9.9億元并申請在創業板上市。
興業銀行等六銀行APP被警告“違法有害” 部分產品“霸道”:不給權限不讓用
規模較小的區域銀行的APP在申請用戶權限、隱私政策申明方面,普遍存在不完善、不詳盡的問題。
去年四季度地產信托募資降至冰點 今年金融類信托有望“上位”
2019年,房地產信托的發展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上半年房地產業務蓬勃發展,多家信托公司業績報喜;進入下半年則是另一方天地,歷經多輪監管政策調控,房地產業務急降,不少信托公司也將業務轉向政信類信托,扎堆式追規模,也容易埋下“觸雷”的風險隱患。
“黨建+慈善”支持精準扶貧的華潤信托樣本
作為國內信托行業排頭兵,華潤信托始終堅持回報社會、積極響應金融扶貧,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管理運營,致力于探索金融助力公益的多元方式,通過慈善信托形式推進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發展。
人民幣匯率“腰桿硬” 走出獨立升值行情
“我國2019年經濟和金融數據將于近日公布,宏觀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PMI指數已連續兩個月為50.2,站在榮枯線之上,顯示逆周期調控效果顯現,宏觀經濟運行出現企穩回升態勢,進而支撐人民幣升值。”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
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將納入國家重大改革內容
“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領域風險處置取得積極進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金融業治理能力得到增強,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我國首個養老服務強制性國家標準公布
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介紹,《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與即將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及其他監管措施相互銜接起來,共同構成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主要依據,確保養老服務既放得開又管得住,確保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今年確保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
為打好碧水保衛戰,除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鞏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效,持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還將深入推進長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啟動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